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被娱乐圈打压 (1/2)

“突突突!”

乡道上,拖拉机冒着黑烟,蹦蹦跳跳行驶着。

车斗里只有李长青一个人。

他刚从县里的高铁站回来,本来叫了一辆出租车。

但是来到乡村路口时,司机死活不进村。

李长青只好拦下一辆拖拉机。

如今六月出头,农忙已过,正是外出打工的好时候。

李长青逆潮流而动,回村工作。

说好听点是回村发展,说难听点就是外面待不下去了,只能回老家混口饭吃。

他是真的混不下去了,因为他遭到了娱乐圈有史以来最恶劣的驱逐。

前身本来是个顶流明星。

出道即巅峰那种。

靠着沙哑却高亢的嗓音,苍凉又大气的编曲,首张专辑就狂拦各大奖项。

销量更是一骑绝尘。

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理发店、水果店、网咖……一天到晚循环播放他的歌。

但是很不幸。

后来转椅大赛的几位导师,发行了新专辑。

他们都是乐坛大前辈,十几年没有新作品,一直吃老本,靠着一个转椅大赛的歌唱节目重新爆火。

爆火之后便开始出专辑,收录的歌曲水平很差,纯纯的割韭菜行为。

他们人气正旺,歌迷倒也愿意买单。

然而专辑销量忽然断崖式下跌,几乎到了卖不动的程度。

原因就是有个叫李长青的新人出了第二张专辑。

直接打得这群大前辈满地找牙。

他们都觉得很丢脸,流行乐坛一向他们说了算,居然被一个毛头小子骑在头上拉屎拉尿。

于是,以叶嚇那拉为首的三个大前辈开始在采访中炮轰李长青。

叶嚇那拉诋毁李长青音乐素养低下,写的都是口水歌,没有丝毫营养,拉低了乐坛的档次和水平。

对他发起抵制,声称要净化乐坛。

由于他们三个地位高,在娱乐圈一手遮天,后面便有无数娱乐圈的人开始跟风,纷纷抵制李长青。

晚会、电台、音乐节目……各种渠道都受到影响,停止了跟李长青刚刚达成的合作。

甚至于,他接的代言也黄了。

对方以名声受损为由,因为确实名声受损,李长青的负面谣言满天飞,对他们公司的品牌造成了很大影响,判定李长青违约,要求他赔偿名誉损失以及一系列违约风险金。

共计五千万。

李长青输了官司,须全额赔偿。

他砸锅卖铁赔了四千多万,都是他出道以来辛辛苦苦攒下的。

其中大部分还是靠着专辑成为顶流后赚来的。

剩下的都是跟朋友借的,终于把违约金全部还上。

接下来的日子,他匿名给别人写歌来还债。

偶尔偷偷的接一下商演活动。

虽然他受到整个娱乐圈的打压,但是有些商家不在乎。

毕竟他还是有很大名气的,只要能给商演现场带来人气,商家当然愿意付钱。

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天地传媒抛来橄榄枝,再次提出要跟他签约,重新规划他的演艺道路。

他刚爆火的时候,天地传媒就来找过,当时李长青如日中天,一口就拒绝了。

为此还把天地传媒的老板给得罪了。

但是李长青不在乎,他觉得自己完全不需要这些经纪公司。

他不交圈子,也不巴结任何人。

一个人就能发展的很好。

事实证明,他确实发展的很好,可是没有巴结大前辈,跟他们搞好关系,下场就是被排挤。

经过了这次违约风波,李长青才意识到经纪公司的好处。

如果自己有经纪公司,类似于这种代言合约,经纪公司会帮他斡旋处理。

至少最开始会把合同研究清楚。

出了事经纪公司也会分担责任。

不用一个人扛着。

值此危急关头,天地传媒能够不计前嫌来找他,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然后李长青跟他们签了十年合约。

一心想着重返巅峰。

可是签约以后,天域传媒就把他晾一边了,完全没有给他制定逆袭计划。

别说逆袭,连基本的发展计划都没有。

他找了公司高层好多次,几个领导一直敷衍,什么避避风头,过段时间再说。

他猛地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天域传媒把他签过来,封死他演唱事业的最后一道门。

就跟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