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请注意:不必看 不必给每件事情寻找意义的,给自己快乐。 (1/1)

炉子里的火在旺盛地燃烧,火星四溢,慢慢地、慢慢地,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是一次忍不住窥视屋外的景色,还是一次感觉烧的太累、太累想要彻彻底底的休息一个晚上、一天、两天?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逐渐到来的无力。火焰渐渐地熄灭了,炸星了,偶尔噼啪一声,终于没有声音了,炉子,慢慢地冷却下去了。他还在挣扎,妄图燃烧,他还在回忆,回忆为了这次的燃烧上个夏天做的准备,上个冬天的誓言,站在寺庙前双手合十告诉自己一定会做努力的决定,寺庙是没有进去的,他在寺庙前的阶梯上坐了很久,为未来作准备,也被繁重的工作淹没。

他善良,却总是自以为是;他热情,也多是自作多情,他以为他足够了解这个社会了,他以为三年来他为了这一切做足了准备。现在,他必须得承认,他高估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至于能力,对于自己的弱点,他倒是一清二楚——他足够自卑,后来他知道了躺平,知道了摆烂,知道了内耗、内卷,

他一直都讨厌这些词语,就好像有人扒开了他的皮,清晰的描绘出他的现状。他一直都记得,他的那些同学偷偷地去考试,偷偷地学习,中午不回宿舍地学习,他偶尔下定决心去学习人家总是在那里学习的场景,

对于班级、学校各种好处她们一丝不让的贪婪和稍微要做一点无益也无害于自己的事情时表现出来的抗议,然后他们对于他的捉弄,他只是习惯了一个人努力,也可以说安安静静当然也可以说是偷偷的努力

他们当然更是在努力

于是她们对他说:哇,哇你好牛。哇,你偷着学习去了啊。哇,你在卷啊。

可怜他还真以为只有自己在学习——他又是追求完美的性格,在平时的事情上也确实做的比他们好,这点他从不否认,即使她们在恶毒地诅咒,但他的认真她们无人能及。

所以,事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一直以来,他好像都缺少一种内在的动力,那是还在上大学以前他勉强有一点点,后来但是还是很缺失,上大学以后,就在学分、平时分的压力下丧失的东西——一种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以知识武装自己的孜孜以求的内在动力。

不,不对,大学期间,他有过这样的想法和行动,那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说到底还是这种内在的动力的丧失,或者说是长久的缺失,即,长久以来恐惧考试下的自然表现,

如果这么说他的那些同学也是如此的可怜

不过,他足够敏感,足够自卑,自卑以至于让他时不时回想自己是不是够格?

我今天都没有努力,吃十几块钱的饭我够格吗?我这一周都没有学习有什么脸去看电影、电视呢?这种从小培育起来的以打击自己获得学习动力的羞耻型教育最终反噬了自己。

你成绩这么差,有什么脸要好吃的?你成绩那么差——所以成绩差就没有人权,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在内外压力下形成了这种观念。于是现在的他,只要一分钟没有学习就会怀有深深的悔恨,有强烈的负罪感。于是这一切演变成了没有学习然后干什么事情的话总是底气不足,害怕紧张的有点抖,呵!

又幻想了半天,刚才消息传来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奖,也是渴望已久的,泪水的结晶,他明白,肯定这奖非他莫属,又在那想获奖感言,想上台发言,本我应得,上次如此高兴还是计算机二级,立志奖学金不太算,那次是他的实力到了,本来是他应得的,又让他争取了半天,不过综测成绩出来时也是如此的高兴,类似还有英语四级过关吧。计算机二级考完,那次期末试考完皆是如次意气风发,试卷如此简单,天气如此好!

如此,只不过是一场算他两个月的想女朋友的抑郁,内耗而已,不必给每件事情寻找意义的,给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