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二章:从了她,从了她 (1/2)

她企图威胁来挽留他,她不希望他走。

同时她也明白工作对于冯时越有多重要,她的威胁没有任何的震慑力。

她只是存着侥幸心理,哪怕就这一次他或许能够为了她,留下来。

但她却从未想过他的离开这么悄无声息,他不言不语,不声不响的离开,连两个人和好的余地都没有留。

他们没有不舍嘱托,没有挥泪告别,没有拥吻流泪.....

有的是她在电话这头的恶语相向,冰冷威胁,申诉不满,不肯理解......

还有他的无奈倾听,默默叹息,不被理解......

后来,冯时越给她打过电话,是晚上打的,很晚了,只打过一个,但是被他拒接了。

他发来了一条短信,不是微信。

安安,对不起,等我回来。

第一章:今安的时越

冯时越比陆今安大四岁,那一年冯时越26岁,陆今安22岁,冯时越是陆今安入学时的大学教官,之后冯时越又成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大学代课老师,教陆今安那一班的犯罪心理学。

同时他还是长兴市永安区警署的一名缉毒警。

我国在2016年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几位每天都会牺牲一名,缉毒警的平均年龄在41岁,比我国平均寿命低32.5岁。

可见缉毒警的危险性,结果,冯时越就落了个年纪轻轻因公殉职的结果。

一切都发生的悄无声息,冯时越的离去世界依旧光彩,但陆今安的世界却从此轰塌了.....

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在九寨沟。

那时她刚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回国,因为一直迷恋祖国南方的山河,想要出去看看,毕业之后就没找工作,而是和陆爸借钱在九寨沟租了一家民宿。

冯时越那时候已经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了。

那一天九寨沟下着蒙蒙细雨,她围着一条披肩坐在屋檐下看着被烟雨笼罩的绿色山头,连绵起伏的怪石被一阵一阵或浓或淡的雨笼罩着。

九寨沟山里的雨真是清奇的很,哪里的雨大一些,哪里的小一些,雨是从哪走到哪的,都看的一清二楚。

一群学生模样的男男女女从山下走上来,陆今安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各自最好的纤细男人。

他穿着一件黑色冲锋服,领子高高的立起来,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片白净俊秀的皮肤和黑黝黝的眼睛,头上一顶鸭舌帽。

她没看清他的长相,但总觉得这是个很帅的男人,她的心像漏掉了一拍似的。

从此,眼前全都是那个男人的样子。

她想,她对这个男生见色起意了,奈何她这样标志的女孩子站在他面前,他竟然连看都不看,更不会和她搭讪。

他们住了两个晚上,所有的住宿程序都是他的同事办的,他就只是安安静静的站着等着,他们没有说过一句话。

等到入住登记的时候,他填写了名字和电话,陆今安才知他叫冯时越。

在这期间他只和她说过一句话,就是半夜下来问她要被子,他依旧穿着来时的裤子,上身是一件干净的白-T,刚洗过澡,头发还是湿漉漉的。

陆今安上网查了他的信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着手准备六月份的全国高考,然后在九月份顺利进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选了法学专业。

但去了之后才知道,冯时越虽然是大三学生,但已经修够大学四年所有的学分,听说已经被缉毒大队调走了。

但好歹事情有转机,因为在犯罪心理学上颇有研究,还登出过一篇“犯罪心理侧画”的文刊,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听说能发表那样文刊的都是教授级别,因此学校对他很重视。

他被破例留校任教,就教陆今安那一级所有班级的犯罪心理学。

陆今安第二次见他就是在教室,他站在讲台,她就坐在第一排。

他穿一条宽松白T,休闲裤,一双运动鞋,还是学生的穿着。

很多同学还以为他也是学生,结果看他站在讲台上讲课,都惊呆了。

她看着他,他俊秀白皙的脸,高挑坚实的身材,还有那张禁欲的脸上永远写着刚正不阿四个字,怎么看都是酷极了。

因此19岁的陆今安对冯时越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冯时越也确实没有让她失望,他明确的表达了他不与学生谈恋爱的想法。

但陆今安不会因此放弃,这只会让他越挫越勇,他教心理学,她的心理学成绩永远和满分挂钩。

他的公共心理学座无虚席,但那些上课的女生大多心怀鬼胎,没有一个是去真正学习的,唯有她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会就问,期末成绩永远名列前茅。

陆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