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1/2)

大明,洪武二十三年。

应天府。

东宫太子府!

“头好痛!”

“这是发生了什么?”

揉了揉脑袋,缓了一会,脑海中的记忆才全部接收清楚。

“我竟然成了朱标?大明最稳太子爷?”

朱标此刻满脸的不可置信,一切仿佛都在梦中一样。

立马张开大嘴,咬了下手臂。

嗯,很疼!

这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既来之则安之,朱标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身份。

太子爷这个身份,相当于王炸开局,等着躺赢就行。

剩下的就是回想一下历史,避开那些大坑就行。

忽然,朱标脸色巨变。

“现在是洪武二十三年?”

“岂不是说自己最多还剩两年寿命?”

朱标想着史书上的记载,脑袋发蒙。

“窝草,能不能把我送回去?”

“此刻的我十分想念二十一世纪!”

空旷的房间,无人回应。

只剩下朱标独自一人,骂骂咧咧的声音。

……

“太子殿下,皇上召你过去!”

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尖细的声音,不用猜都知道,宫廷太监。

朱标垮着脸打开了房门。

没办法,只要还活着,皇帝的命令没人敢不听啊。

何况他还想最后潇洒两年呢。

现在的朱标,再来的路上,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现在的他就是朱标,大大明的太子爷!

很快,就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御书房。

朱标凭着记忆,简单的行了礼,这才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个便宜老爹。

明黄色的龙袍,上位者的气势,盛气凌人,耳垂宽大,有着尺寸长的胡子。

没有后世描述的那么丑,但也说不上是个俊美之人。

“标儿,这份奏折你看看!”

太监递过来一本奏折,朱标翻开,仔细查看。

“胡党余孽?”

朱标抬头看了朱元璋一眼。

心中不明所以。

看朱元璋没有直说的意思,继续低头看向奏折。

越看越是触目惊心,奏折上出现了一个个的人名。

而且有几个名字更是稍微知道点明史的人都听过。

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

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开工功臣。

“父皇,胡惟庸案已经距今差不多有十年光景了,今日何必又旧事重提?”

“开创大明,其中有些人更是居功至伟,难道他们一定要落得个如此下场?”

朱元璋面无表情。

今天喊朱标过来,就是想要好好给他上一课。

“标儿,为君者,不能因为臣子以前的功劳,而放任其胡作非为。”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奏折上都有注明。”

“不是爹容不下他们,是咱这个大明,不能容下他们。”

太子性格一向宽厚,日后肯定是个仁慈的君王。

现在大明基本上四方平定,这些淮西勋贵们就成了毒瘤一样。

必须得有人清理出来。

儿子既然手上不想沾血,那就由自己这个做老子的来帮他清理干净。

朱标没想那么多,他知道后世朱元璋最大的黑点,就是烂杀功臣。

那些开国勋贵,几乎没有一个落得个好下场。

既然现在成为了自己的便宜老爹,那就要做尽儿子的本分。

“父皇,奏折上的这些算是理由么?”

“你相信这些理由吗?”

朱标大声的反问道,一定要阻止此事。

“李善长,贵为太师,已经算是位极人臣,而今更是年龄七十有七,他又有什么理由去参与造反?”

“造反成功了又有什么好处?”

朱标双膝跪地,泣声道;

“父皇,儿臣替他们求情了,希望父皇能够从轻处罚,放他们一条生路。”

看着跪地的朱标,朱元璋满是心疼,不过这是他已经决定了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这些人死有余辜,今日不杀,日后反受其害。”

“不如提前把苗头掐灭在摇篮之中。”

“父皇,你如此做,难道不怕史笔如铁吗?”

“后世之人又会如何评价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