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冬至,北方军阀烬灭,曹操远征乌桓,进一步消除袁绍势力,稳固北方,为南征做准备。
此时曹操已踞据北方,掌控中原腹地,放眼天下,再无对手。
似荆州刘表、江东孙权、益州刘璋之流,皆在远离中原、远离政治中心的不毛之地,瘴疫之乡。
连上桌跟他掰手腕的资格都没有。
曹操以为,取荆州、江东……无需一兵一卒,一纸文书,即可传檄而定!
—————苦逼刘备进度条加载99%—————
卧龙岗外,一条名为白河的河流横亘在青山脚下,河水清澈平静,好似葱翠剔透的翡翠一般环绕着安静祥和的小村落。
因是冬至,天寒地冻,草木披霜,至晌午时分,黄土夯实的土坯房屋脊烟囱方才燃起袅袅青烟,几声鸡鸣狗叫给宁静的小村庄增添勃勃生气。
村外一条蜿蜒曲折的驿道,此时,一群快马驰骋而来。
为首之人骑着一头高大威猛的黄鬃马,一身华贵的紫襕衫,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此人便是声名煊赫的宜城亭侯刘备刘玄德。
其左,面若重枣,二尺长髯的那位自然是白马一战,令天下武夫肝胆欲裂的关羽关云长。
荆州水系发达,空气潮湿,一路风尘,关羽长髯挂满一颗颗小水珠。
其右,身材魁梧雄骏似铁塔的莽汉,便是让曹操在衣服上刺字的三将军张飞。
“吁!”
临近小村庄时,许是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象令刘备触景生情,他勒马停蹄跃下战马。
关、张二人知道刘备心情沉闷,于是纷纷下了战马,亦步亦趋跟在身后,静默前行。
自徐庶走马荐诸葛,这已是刘备二顾茅庐了。
天未亮就出新野,长奔数十里,仍未见到孔明。
“也不知那厮云游何处去了,这么长时间不归家。”张飞有些火大。
看着刘备落寞萧瑟的背影,关羽摇了摇头,示意张飞不要言语,大哥已经够难受的了,就不要再给大哥添堵。
“呼呼!”
刘备呼出一口白气。
走在回去的路上,刘备却是眼神茫然,对新野毫无归属感,更看不清人生方向。
他迷失了。
不知何时才能见着诸葛亮。
即使见着了又如何?
刘备没有信心说服诸葛亮追随自己。
诸葛一族在荆州是仅次于八大豪族的士族,他刘备……区区一条看家犬,人家凭什么辅佐你?
而今,曹操亲帅大军远征乌桓,待其彻底消除袁绍残余势力,便占据天下半壁江山。
反观自己,蹉跎半生,一事无成。
人生半百,竟为守门之犬……
等曹操收拾完袁家,下一步必然会南下,刘备不知道留给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退一万步说,纵使诸葛亮愿意辅佐他刘备,恐怕也挡不住滚滚大势。
“哎!”
又是一声长叹。
抬眼望去,村口百年老樟树,一个白衣少年正扬竿做钓。
白衣少年也注意到刘备一行人,扫了一眼,也不惊惶,气定神闲的专注于垂钓。
刘备好生羡慕。
跑了大半个国家,打了半辈子的仗,还不如这少年郎,村前垂钓,淡泊安逸。
“小哥好兴致!”刘备停下脚步,这么冷的天,也有鱼吃钩吗?
少年不理他。
刘备便也不做声,在一旁静静看着。
冬天河面弥漫着白雾,平静的水中央飘荡着一根鹅毛。
很奇怪。刘备盯着鹅毛,时间一长,浮躁的心竟然很快平静下来。
一直静静的看着,也不知过了多久。
鹅毛忽地一颤,激起涟漪荡开。
刘备眉头扬起,神情激动的喊道:“小哥,有鱼咬钩了。”
少年早已扬杆。
“咻!”
鱼线切水破空,发出美妙声音。
“好沉!”
连续空杆三次,终于钓上来东西了。
少年急忙空杆,不敢怠懈半分。
“看来是条大鱼。”刘备也兴致勃勃,在岸边来回踱步,恨不能找个抄网帮着小哥抄鱼,他卷吧卷吧袖子,道:“鱼篓呢?我帮你装鱼。”
正说着,水面翻涌,‘大鱼’浮出水面。
是一只破草鞋。
“我淦!”
少年忍不住口灿莲花。
刘备愣了一下,随后忍俊不禁噗嗤笑了起来。
“哈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