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听泉轩就交给你了。”
“希望你能好好将家里的古玩生意做下去。”
“爸爸先走一步,过了今天,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了……”
2023年5月25日,京城东三环潘家园,听泉轩古玩店内冷冷清清。
外貌酷似吴艳租,身材堪比彭鱼晏的青年店主手搭在柜台上,无精打采地望着门外。
他的思绪飞到九霄云外,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多月前父亲临终交代给他的话。
青年名叫许听泉,古玩世家的传人。
到他这已经第八代了。
随着时代发展,再加上最近几年的大环境不好,古玩市场的行情是一天不如一天。
许听泉自从接手听泉轩后,就没有接过一单生意。
当然,在他父亲手上的时候,听泉轩的买卖就不太景气。
但靠着面子,多多少少还有点老主顾。
父亲去世,他一个二十出头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一没本事,二没人脉,那些老主顾也不需要再卖面子,生意自然是没了。
都说古玩行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可许听泉父亲治病已经将家底尽数掏干,再不开张,他怕是连饭都吃不起。
“难不成真的到了要卖房子的地步?”
“不行!我答应过老爷子,要将家族古玩生意传承下去,听泉轩不能卖。”
“老爷子走了,我也是个男人,没有什么事情能轻易难倒我。”
听泉轩前前后后占地差不多一百多平,在这潘家园算不上大,但也不小。
按照东三环的房价,至少七八百万。
许听泉若是将其卖掉,再去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下半辈子安居乐业,享享清福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人不能就这么点追求,何况承诺在先,大男人一口唾沫一口钉,不能说话不算数。
想要解决问题,那就从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
对古玩知识不是很精通,那就去学习。
人脉不行,就想办法积累人气,开拓市场,将听泉轩推出去。
新时代新方法,光死守着潘家园这一亩三分地肯定是行不通。
不如将鉴宝和直播结合在一起,抖鹰小视频很火,只要创作内容不错,是可以吸引不少流量,说不定还能一炮而红。
许听泉先去抖鹰搜了一下,果然,有不少直播鉴宝的主播,什么天天鉴宝的鲶鱼老师,光头海东老师等等。
鉴宝中还有不少宝友自带节目效果,弄些很刑的东西上来。
再加上宝友调皮整活,拿些现代刘关张骑摩托战吕布的搞笑图,确实新鲜,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直播鉴宝,能和宝友互动,又避免了进来不买东西的尴尬,把选择权交给观众,这点子确实好,第一个想到这个方法的人简直是天才。”
“模仿他们可以,不过我得弄点自己的直播风格。”
许听泉摸着下巴思考着,心中有了答案。
但现在还有个问题,他对古玩的知识一知半解,线上连麦,通过视频鉴宝,本就有色差,难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万一失误了,岂不是砸了招牌?
许听泉有些苦恼,突然,他一拍大腿,想到了什么。
“对了,老爷子临走前给我一个盒子,处理完后世,我居然忘了。”
许听泉说完,赶紧跑到仓库,将那件红褐色木盒子找出来。
木盒子看上去并不起眼,只比巴掌大一些,上面有一个老式铜锁,像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装首饰用的。
虽然款式老旧,但外表却崭新如初,没有丝毫划痕。
许听泉从抽屉里拿起钥匙,小心翼翼打开。
里面是一块食指长度的玉佩,上面刻着一只麒麟,造型很温和,没有凌厉的尖锐感。
握在手里更是奇怪,竟没有一点冰冰凉凉的感觉,甚至能感受到一股温热向掌心深处钻。
刹那间,许听泉只感觉他的大脑涌入了大量信息。
瞥了一眼前架子上的宝物,更是有无数内容浮现在眼前。
“仿清代乾隆花瓶,制造于三年前,进价两百块。”
“仿北宋天青釉洗,制造于一年前,进价两百八十块。”
“袁大头十年银元,制造于1921年,一眼开门,市场价值1000左右。”
“孙小头纪念币,制造于1912年,品相良好,市场价值800左右。”
“……”
许听泉根本不需要细看,只需要瞄一眼,连上手都不用,就能辨别真假,而且还能准确地分析出是哪一年生产,具体品质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