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历七百八十八年
恰逢妖武乱世,魑魅频出,妖魔横行。
朝堂之上,皇帝昏庸,雏龙年幼,奸人当道,宦官弄权,皇太后痴迷长生之术,垂帘听政,一派亡国之象。
江湖在野,十大魔宗传人现世,掀起腥风血雨,山野精怪异化,四海龙灵沉睡,屠城血祭之景,触目惊心。
明眼人都知道。
外表风光的大乾朝早已是风雨飘摇。
那道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利的皇令。
出了乾阳城,什么都不是。
想六百年前。
乾太祖一人一刀斩山贼起家,外御蛮夷,内惩奸贼,在乱世中承袭真龙之气,于三十六路诸侯王中脱颖而出。
众望所归之下,建立大乾朝。
而如今。
大乾朝对外。
东有海寇肆虐,弹丸小国妄图窃取神州气运。
西有匈奴,突厥,契丹等群狼环伺。
北有崇尚长生天的草原战士磨牙吮血,虎视眈眈。
南有旧朝隐龙,静待天时,只等趁势而起。
对内。
大乾境内官商勾结,上下沆瀣一气,剥削民众。
妖魔肆虐,以生人血肉为食,武人都自身难保,常人更是如履薄冰。
民心涣散,国运衰败,朝中内外一片悲鸣。
天崩危局。
大乾朝之所以还能延续至今。
全靠一个原因。
大乾国师张玄祈!
千百年来天赋最盛者,儒道释三修的不世奇才。
年仅二十就败尽天下剑术高手,创出“天地正气浩然经”,“万法道书”,“不朽金身决”三本至高道典的绝世妖孽。
四十岁,张玄祈一身修为臻至造化,被当时的先帝一举封为大乾国师。
气运加身,与国同修。
圣旨一出,震动朝野。
现在看来,先帝的眼光是那么的毒辣。
张玄祈在时。
大乾朝境内儒家,道家,释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百家争鸣,畅所欲言,无一家敢独大。
十大魔门的当代门主更是被张玄祈一人一剑挑的不敢出门,门下弟子自然也只能遵纪守法,夹起尾巴做人。
至于境内妖魔作乱,更是闻所未闻。
人人都知道。
若是大乾朝出现了气血如狼烟,以民众为食的大妖作乱。
皇城内的烛龙峰定会飞出一道惊世剑光。
远隔万里之遥将其斩杀,借此震慑宵小。
可以说。
有大乾国师在。
朝堂清朗,帝君圣明,文武百官勠力同心,打造出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乾元盛世”。
那几十年,是大乾百姓过的最舒坦,最自豪的时光。
哪怕到了现在。
经历过“乾元盛世”的老人家也会含着泪述说当时的盛况,内心依旧保留着对大乾朝,或者说,对大乾国师的一缕期许。
只可惜。
乾元盛世,来的快,去的也快。
大乾国师张玄祈,宣布闭关百年。
百年间,沧海桑田。
新一任的魔门门主,年轻天骄,风云人物早已忘记了当初的“乾元剑仙”。
大乾国师的名号。
只能从他们老一辈闲聊的口中得知。
世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张玄祈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事到如今。
大乾朝已经没有能令民众信服的东西了。
流沙江伏尸百万。
乡野易子而食。
堂堂一国太后。
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丹,竟会答应做出屠城之举。
如此丧心病狂,与妖魔何异。
无计可施了。
黔驴技穷的大乾官员绞尽脑汁为国续命。
想来想去才发现,他们好像还有一位正在闭死关的大乾国师。
出关之日近在眼前。
鉴于张玄祈在百年前留下的巨额声望。
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百官不约而同的将他的名号抬了出来。
大肆宣扬。
故此。
现在就连大乾边陲小镇上的孩童。
都知道一句话。
“大乾国师出关,必当扫清寰宇,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这番明显是安慰人的话。
效果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