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中牟县。
县衙后院。
一名锦袍男子正端坐在石凳上,手中正在剪着什么。
他的身旁,站着一位童子。
男子很快就剪出了一个跟真人一般大小的纸人,然后画上眼睛,同时在纸人身上画上符文,将手中的画笔交给一旁的童子之后,男子对着纸人开始念念有词,随后用手一指,纸人随即动了一下,然后慢慢悠悠地开始站了起来,看上去就是一个充气般的纸人像,男子心念一动,这纸人也开始慢慢走了起来。
男子对身旁的童子道:“去拿一柄长枪和一把匕首过来。”
“是,老爷。”
男子慢慢指挥着纸人走动着,试着加快速度,看看纸人能够走的多快,结果不论他怎么指令,纸人最快也就相当于成年男子小跑的速度。
男子点点头,这个速度他还是满意的,毕竟只是纸人,能够有这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童子拿来了长枪和匕首。
男子让纸人停下来,他接过长枪,指令纸人捏住长枪,可惜纸人很费劲也捏不住,长枪掉了下来。
男子又将匕首让纸人握住,结果纸人能拿住,但是根本就用不了。
“唉,这个路子不通啊。”
“老爷,这个之前宝老爷就试过了,不行,只能是用竹的,不过没有啥攻击力。”
男子点点头,道:“是啊,怪不得张宝只是拿纸人用来做法影响心神,实际作用确实差了。”
男子又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纸片,刷刷地剪出了一只小鸟形状的,然后依旧画上眼睛和符文,然后做法让它飞了起来,慢慢停留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仔细感应了一番,道:“这个还是不错!为什么张宝没用这个来作为侦察?”
“老爷,宝老爷说这个距离太短,不太实用。”
“好像有些道理,不过这个倒是个很好的思路,可以延伸研究研究。”
这时候,有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路过还在小跑着的纸人也是侧身避过,来到了锦袍男子身边。
“老爷。”
“你回来啦?来,跟我说说京城的情况。”
“老爷,朱大人真的被罢官了,现在就在家中待着,小的也已经见过朱大人,礼单也转交了,大人很满意,要小的转告老爷,说帝病重,恐时日无多,让老爷若是有暇,当尽快上京候着,届时定有报效之机。”
“好。你先下去休息,让我再想想。”
锦袍男子来到院子旁边的一张躺椅上坐下,微闭双眼,开始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
男子名叫陈宫,字公台,乃是中牟县县令。
陈宫为东郡人士,平时好结交各类名士,自身在东郡也算得上是名流。
前段时间朱儁朱大人率军攻打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陈宫闻言在家乡东郡召集了四五百乡勇赶来助阵,期间刘备三兄弟也赶过来一起助阵,最终在阳城将黄巾军首领地公将军张宝灭杀。
而后黄巾余孽赵弘、韩忠、孙仲又起了气候,朝廷命朱儁继续征讨。
于是朱儁让陈宫留下,负责收编和清理黄巾军的投降人马和物资。他自己带着刘备他们继续去追讨黄巾余孽。
陈宫在清理张宝遗物时,发现了张宝大量的术法典籍,还有张宝手书的笔记,身为涉猎广泛的文士,陈宫对此非常感兴趣。
在之前的战斗中,张宝利用纸人草马做法召来飞沙走石,在战场上很有作用,陈宫便想要研究一番。
于是将张宝所有的书籍,包括他遗留下的童子都一并地接收了,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番。
几日之后,朱儁为大家请功的批复下来了,陈宫身为东郡名士,朝廷给了一个中牟县令的官职。
能够成为县令,对于陈宫来说,也算是好事,至少不是以前那样单单的名流而无职了。
于是陈宫等朱儁返回京城路过阳城时,将结算好的黄巾钱物交接给朱儁。
朱儁分出一部分给陈宫,又让陈宫挑选了一批黄巾军士作为县衙的护军,其他的他全部带走回京城。
就这样,陈宫带着原本招募剩下的三百乡勇加上黄巾军中挑选的七百军士,一共一千军士,来到中牟县上任。
其实黄巾降军有好多,陈宫之所以只挑选了七百人,组成一千人,实在是因为一个中牟县城最多也就能养活一支千人队伍,再多就难养了。
好在这次缴获了不少张宝的财物,能够让陈宫不用为养活这一千兵丁发愁。
回到中牟县,陈宫没什么事,就每天研究张宝的纸人纸马术法,结果五天前研究出了问题,导致他施法时昏迷了过去,好在没多久之后就醒了过来。
不过醒过来之后的陈宫,实际上已经不是原先那个陈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