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朦胧之六月,西子湖畔之北岸,朗朗读书声回荡在古色古韵的江南省翰林学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帝高阳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咣咣咣——
悠扬且洪亮的古钟声突然响起,朗朗读书声随之戛然而止。
一个个汉服书生打扮的少男少女,从雅致的木楼教室中鱼贯而出。
他们的着装儒雅而清爽,浅蓝色衣边、白色锦缎儒生长袍,黑色镂空方巾帽,白面黑底布鞋,书生气息浓郁而清新。
奇怪的是。
这群少年书生并没有古代人的那种面黄肌瘦,相反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圆润和精致。
而且他们居然有人在使用手机!
是的,现在是公元2030年,是现代文明社会。
就在这时!
一栋木楼前的空地上,两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古风少男突然大打出手。
“陈松,你爸妈是叛徒,是翰林学院的耻辱,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全家都不是好东西,我等羞于你同窗!”
“张小楠,我不准你骂我爸妈,他们不是叛徒!”
原来是学生之间的冲突。
张小楠轻蔑一笑,他挥了挥手,一本大小为16K,不加封面为9页,且封面为蓝色条边白色背景且无文字的练习册,神奇地出现在他面前。
“我就骂了,你能怎么着,有本事来战!”
陈松怒目而视,他也召唤出一本练习册,只是他的册子非常薄,不加封面就1页纸,还有点小,约莫32K,封面既无条边也无文字。
此册一出,顿时引来张小楠,以及围观者的捧腹大笑。
随之一本本16K,或黄色条边、或蓝色条边、或青色条边的白皮练习册召之而出。
他们的册子都比陈松的大,且厚!
这时张小楠轻轻挥了挥右手,他面前的蓝边白皮练习册,哗啦啦地翻开封面,同时他的衣袖也随之猎猎作响。
“养不教,父之过。”
张小楠念出一段《三字经》,顿时他面前的练习册飘出六个草书小字,继而袭击向陈松。
“子不学,非所宜。”
陈松不甘示弱,也念出一段《三字经》,只是他释放出来的是蝌蚪小字。
双方的文字顿时撞击在一起,发出爆竹般的噼啪响。
不过,陈松的蝌蚪小字显然处于弱势,一番对拼后全部消散,反而张小楠的草书小字尚且存活一个。那是最后的“过”字,它飘到陈松的面门上,突然炸开。
陈松来不及躲避,本能地举起双手格挡,结果“过”字的爆炸威力直接把他的双手震成麻痹。
“哼,叛徒的儿子就是废物,连最差的《三字经》都不敌,垃圾!赶紧滚出翰林学院,别在这碍人眼。”
就在张小楠收回自己的练习册,打算用最原始的手段教训陈松时。
一个严厉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你们在干什么?不知道学院禁止私斗吗?你们难道想关禁闭?”
此话一出,围观的少男少女顿作鸟兽散,就连张小楠也趁乱跑得没影。
只留下陈松一个人,颤抖着双手,迷茫地站在木楼前的空地上。
女先生走向他,原本严厉的面容随即变得温和,“小松,你没事吧。”
陈松抬头看向女先生,惨淡一笑,“小姑,我爸妈真的是叛徒吗?”
女先生叫陈莲,她是陈松的小姑,也是翰林学院的一名教书先生。
陈莲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她走上前一把抱住侄儿,她温柔地抚摸着侄儿的脑袋。
“小松相信你的爸爸妈妈吗?”
怀中的侄儿有些呜咽地开口:“我相信。”
“那不就得了,甭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心中相信就行。”
陈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只是眼神依旧迷茫,无措。
“好了,别想那么多。走,去小姑宿舍吃好吃的。”
小姑牵着侄儿,一大一小向着远处渐行渐远。
雨过天晴,午后的阳光透彻又清爽,依山傍水的翰林学院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循着读书声来到初级丙班的木楼教室。
透过玻璃窗,能看到瘦小的陈松此刻正端坐在书桌前。
但他没有跟着同学一起朗读,他一直愣愣地看着书本。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