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 受人钳制,长夜难明(求鲜花评价) (1/2)

“小灿,华夏人这些年过的不容易。”

“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接下来被人卡脖子的问题,就交给你了。”

张灿坐在飞机上,想着那郁郁葱葱的粮田,想着那些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耕作。

听着老人语重心长的话,内心不断激荡。

“袁老,你放心吧!”

“我们的百姓是最勤劳的,他们每一粒收获的粮食,都是血汗,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受人钳制,长夜难明!”

“我不但要突破钳制,更要反制那些某图不轨,居心叵测的西方人。”

华夏,安和乡。

一座办公室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如果有知情者看到这里在坐的人,便会感觉发生了重大情况。

这里每一个都是安和乡,举足轻重的人物。

“书记,您倒是给出个主意啊?”

“书记,咱们安和不但是大豆之乡,更负担着全国80%的大豆食用油产量。”

“是啊!这样拖下去可不行,油厂都没办法生产了。”

“饲料厂情况倒好一些,不至于全部停产,但如果缺少大豆黄酮,鸡饲料质量肯定下降,牛饲料倒是能用其他材料,代替大豆皮里的蛋白质,但价格也会上涨不少。”

“书记,您就拍板吧!我们集合全国十大油厂的力量,总共能抽调350亿资金,如果现在抢,应该能抢到800万吨大豆,再这样拖下去价格只会更贵。”

“书记,您不能不顾我们死活啊!这两个月,大豆价格已经从每吨2300,涨到了每吨4300,再这样下去谁也吃不消啊!”

攀天路头疼的揉着太阳穴,向着一旁问道:“小许,张灿什么时候能到?”

“我刚刚又给他打了个电话,现在已经进入安和乡境内,很快就到了。”

“你确定他真的能有解决办法?”

“我相信他一定可以,他的性格您又不是不了解,如果不是有着绝对的把握,他也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满。”

“可张灿毕竟太年轻了,还是以科技公司起家的,这次的事关重大,连国家都很重视,容不得有任何纰漏。”

“书记,您这是怎么了?当初您可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顾那么多人反对,将不到三十岁的我安排到了这个位置。”

“张灿这些年做了什么,您又不是不知道,当初他十九岁申请创业贷款,可是您亲自批准的。”

“如今他不到五年,白手起家,将公司市值做到了三千亿,这次又是下了军令状,您怎么又开始小心翼翼起来了?”

“老了,老了,比不了你们年轻人了。”

………………………………

安和国道上,一辆车风尘仆仆的疾驰。

张灿刚刚下飞机,便一路快马加鞭的往会场而去。

他接到电话,便知道情况不妙,如果不第一时间赶到会场阻止,让这些油厂下了订单,那打击的就不仅仅是几个厂子,而是整个华夏的油料加工业。

对于目前的情况,张灿十分了解。

四个月前,由于全球灾害,大豆减产,以灯塔国为主的大豆出口国,便借机哄抬大豆价格。

一开始还好,大豆价格涨幅不大,没有造成恐慌。

但从两个月前开始,价格突然飞涨,不到六十天,涨了接近一倍。

张灿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以猛山都为主的西方粮食公司的阴谋,目的就是以大豆为突破口,一步步控制华夏的主粮市场。

张灿能想到的事情,安和乡的领导班子,以及上级政府也能想到。

但能想到又如何?这不是阴谋,而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华夏大豆产量欠收是事实,粮库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配额平稳市场。

这么多靠大豆为原料的生产厂,眼巴巴的等着,总不能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停产吧?

停产了就会失去市场,不停产就会进入圈套,现在正是左右为难的时候。

安和乡也只能稳定这些厂商的情绪,但却不能一直压制。

所以张灿等不及自己的计划完全准备好,只能先一步回到安和稳定局面。

除了张灿外,所有人都看不到,在他身后其实漂浮着五具显得庄重神圣的英魂。

“圣师,计划有些提前,真的没有问题吗?”张灿低声沉吟道。

“无妨。”一个浑厚镇定的声音,给张灿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有人能够看到这个模糊身影,那肯定会惊掉下巴。

因为这个模糊身影,与传说中有着“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