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七
第一章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还真是个问题呢 (1/2)

以下内容发生在另一个平行时空,发生过程与现实时间同步..............

~~~

“撤、撤!”,黄健弯着腰,顶着直升机鼓起的强大气旋,一路的蛇皮走位,经过马雷的身旁时,顺手还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看也不看,径直冲向不远处的UH-60“黑鹰”直升机。

半蹲跪地据枪的马雷,则迅速用手中的MK48轻机枪,有节奏的打出几个长短点,为他提供火力掩护。

利用这个间隙,黄健揉身窜入机舱,一把拉过加装在舷窗上的M134型速射机枪,对着迎面驶来的丰田皮卡车队,就是一顿狂扫。

瞬间7.62×51毫米标准弹,以6000发/分钟的超高射速喷了出去,如同一条火鞭将最前面的皮卡,连人带车给“抽”的稀碎。

“人都到齐了,头”,最后一个登上直升机的马雷,冲着黄健大吼道。

黄健没有理他,而是对着头盔上的RAC降噪拾音耳机吼道:“蓝1,人员登机了没有?”。

片刻,耳机中传来呼号为“蓝1”的任安国,那略带津门味儿的大嗓门:“都上来了,起飞、起飞”,黄健闻言偏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另一架“黑鹰”,正在摇晃着离开地面。

“走、走.....”,就在短短几句话的工夫,已经又有四、五辆丰田皮卡冲了过来,黄健急忙拍了怕主驾驶的头盔,大声喊道。

坐在主驾驶位的一名中年大叔闻言,立即推动操纵杆,嘴里一连串的“呦吼”声,百忙之中,他还顺手打开了直升机上的音箱,顿时整个机舱就充满了“枪炮与玫瑰”乐队狂野的嘶吼。

伴随着电影“终结者2”的主题曲,“黑鹰”一个优雅的转身,任凭数枚RPG在机腹下划过,随即猛地加速掉头向东飞去。

坐在舱门的黄健,则是一脸忧郁的望着地面上,越来越小的当地武装分子,渐渐的变得如同蚂蚁一般。

这次行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失败了,作为ADR国际安保公司的“头牌销冠”,黄健和他的手下,至今仍保持着未尝一败的记录。而这次的东非行动,却险些让他们集体团灭,这让黄健感到十分的郁闷。

他现在就能猜到,此次行动结束后,来自公司内部其他团队,还有同行的嘲笑肯定少不了,甚至还会在短期内影响团队的业务,毕竟在佣兵界是凭战绩说话的。

没错,黄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雇佣兵,跟《权力的游戏》里那个唯钱是图的波隆一个样子。区别就在于他在加入佣兵界之前,却是一名资深的海豹。

作为该组织的六队,也就是“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元老级人物,黄健脱下军装就被ADR公司的董事长,派专机接到了位于塞纳河畔的公司总部。

开出的条件就是他可以自己组建团队,自由挑选人手,除此之外公司还为他的部门,配置专门的后勤、情报,以及指挥中心,拨专款采购最顶级的技术设备,人员也由黄健自行挑选。

对于这种既能挣钱,又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当年刚踏入社会时的梦想也不过如此,要是拒绝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于是ADR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华裔“项目部”就这么出现了。从小被爷爷带大的黄健,尽管接受的是全套的西式教育,但在他的内心里,还是十分珍视自己的华人血统的。

所以他在招兵买马的时候,首要的条件必须是华裔,而且是百分百纯华人血统那种。毕竟大家是拿命换钱,还是同文同种的更能抱团取暖。

其实这样的人并不难找,毕竟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军队自然也不例外。不到三个月,黄健就凑齐了他的班底,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来自于三角洲、游骑兵、SAS,以及法国外籍军团中的特种作战单位。

目前黄健的项目部总计有战斗成员12人,分为蓝队和橙队。尽管战斗人员不多,但后勤、情报支持,以及指挥人员,黄健则足足招募了30人,毕竟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和情报支持。

这一次的在东南非的行动,就是情报分析人员通过租用来的卫星,及时发现了当地武装的伏兵,并在第一时间向黄健等人发出了预警。

此时两架“黑鹰”一路向东,黄健也迅速调整了心情,毕竟还有一单业务正在等着他们呢。

~~~

三个小时后,“黑鹰”已经飞出了海岸线,全速向着公海的一艘货轮飞去。这就是黄健团队准备接手的新任务,护送一船的走私军火前往非洲西海岸,待“货物”交割后,他们也会留在当地,帮助训练当地的武装分子。

“老刘,货轮的情况怎么样?”,才从直升机上下来,黄健就迫不及待地,向等在甲板上的船长刘辉问道。

刘辉虽然名义上是这艘“钢铁雄心号”货轮的船长,但他实际上的身份,则是黄健团队的策划目标/行动官,也就是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