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1、朱元璋驾崩,后悔选朱允炆 (1/2)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

夜色笼罩下的皇宫,却是灯火通明。

乾清宫外。

太监和宫女跪了一排又一排,面色害怕又担心。

此刻,宫内。

蜡烛照亮了整个大殿,太子妃吕氏带着皇室子孙跪在大殿上。

皇太孙朱允炆站在最前端。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金黄色的龙榻上,上面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色苍白憔悴,显然是已经病入膏肓。

老人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燕王来未?”他虚弱的问。

大殿上的太医听了,身体一抖,都看向了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微微皱眉,看向跪在那的母妃吕氏。

吕氏眼中寒芒闪过,摇了摇头。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缓缓低下了头。

龙榻上的朱元璋吃力的睁开眼,又连续问了两声:

“燕王来未?”

“燕王来未?”

凡三问,无敢对者。

朱元璋嘴角浮现一抹苦笑,浑浊的双眸扫过,声音提高道:“允炆,咱死后,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孙儿记下了!”朱允炆颔首。

朱元璋眼中含泪,似乎使劲了最后的力气,道:“允炆,不要为难……你的叔叔们,不要为难……不要为难……你的叔叔们,不要为难……老天啊……咱想再看看……自己的……儿子……”

话音未落,他便闭上了眼睛。

朱允炆看着他咽了气,恭敬的一拜:“皇爷爷……”

跪在那的太子妃吕氏,悲伤的大喊:“父皇……父皇……”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了。

……

朱允炆在皇帝驾崩之后,迅速而果断地连续下达了数道关于丧事的命令。安排妥当后,他挥退了所有的宫女和太监,决定亲自为皇祖父守灵。

太子妃吕氏悄然来到他的身边,低声嘱咐道:“允炆,你的孝心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也要注意身体。待会儿我给你送些吃的进来。”

朱允炆缓缓点头,伸手抓住吕氏的手,眼中闪过激动:“母妃,终于等到这天了,属于儿子的大明,来了!”

吕氏也如释重负的一叹:“好日子,在后头。”

她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走出了大殿。

朱允炆跪了一会儿,感觉双脚痛,便盘坐在地上。

他心中还有一阵后怕,因为前不久,皇帝下令召燕王朱棣进京,当时他就慌了。

这么个时刻,召燕王进京?干什么?

他急忙去找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他们也不清楚朱元璋的目的是什么,但皇帝病危之际、皇权更迭之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为了稳妥起见朱允炆起草了一道诏书,并偷偷盖上了朱元璋的大印,随后便派人紧急送往了北平,不要燕王进京。

“皇爷爷,你是不是后悔了?”他低声自言自语,而后嘴角浮现一抹冷意,“可这一切,都成了定局了。”

忽地,一个冰冷的声音落下:“是么?朱允炆啊,都说你纯孝,就是这么个孝?”

“谁?”朱允炆被吓得站起来。

……

朱允炆愕然转身,只见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黑衣青年赫然站在大殿之上。他心中一惊,外面的禁军森严把守,这青年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进入的?

“来人,快来人!”朱允炆大声呼喊,试图召唤侍卫。

那青年却只是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你还是这么胆小如鼠啊,朱允炆。”

朱允炆紧紧盯着青年的脸庞,突然,他惊恐地连连后退,双眼中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朱…朱雄英?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还活着?”

“看来你还没忘了我啊!”青年边笑边走向朱元璋的灵柩,他的声音中透着一股诡异,“我是来带走皇爷爷的,他需要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了。”

朱允炆无法置信地揉了揉双眼,再次大喊:“来人,有刺客!”

殿外立刻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禁军们正迅速接近。

黑衣青年似乎对此毫不畏惧。他伸手轻轻抱起朱元璋的遗体,对朱允炆摆了摆手,“你好自为之吧,朱允炆。”

话音刚落,他的身影犹如鬼魅般一闪而过,瞬间消失在了大殿之中。

此时,禁军们冲进了大殿,齐齐看向朱允炆,等待他的指示。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不能让这些禁军知道皇帝遗体失踪的事情。于是,他挥了挥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没事了,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