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太子驾崩。
朝野震荡,举国哀悼!
朱元璋受到的刺激太大了,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
悲伤过后,他必须要面对这个世界。
太子之位,到底该由谁来继承?
看起来,朱棣就是最好的人选,可是朱棣之前,可是有两位兄长。
朱元璋怕这两位兄长对朱棣不满,将来会兴风作浪。
所以,他们决定从朱标的几个儿子中挑选一个。
朱标膝下有五子,常氏生下的长子朱雄英早逝,膝下仅有三子朱允熥。
二子朱允炆,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都是吕氏的庶子。
常氏独子朱允熥,按道理是要立他为皇孙的。
只可惜,太子妃母妃在他生下来不久,便撒手人寰。
侧妃吕氏做了正室,吕氏的儿子自然也是正室。
而且,朱允炆年纪比朱允熥大,所以,他被内定为皇太孙!
朱允炆或许是个会演戏的人,但不管怎么说,他表面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文武双全,甚至还学着他爹的样子,让人觉得,他和朱标很像。
此外,他也很会表现孝道。
朱元璋对他很感兴趣。
因此,他嘴上说着选,心里却已经把朱允炆给挑出来了。
白发苍苍的朱元璋,站在先太子朱标的牌位前,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标儿,我……我的意思是,让允炆做皇太孙。我知道,他年纪不大,不懂事。
不过无所谓,他只需要一个仁怀,一个孝顺,做一个大度的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至于那些难缠的尖刺,咱们就给他们拔掉吧!”
朱元璋自言自语地说道:
“我的儿,你应该明白,我为什么不立允熥。他可是常氏之子,而常氏背后又有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支撑着。
允熥年纪尚轻,处事不够圆滑,表现不佳。以他的能力,是绝对控制不了那些武将的。
如果让他做了皇太孙,他背后的武将势力就会更加强大,绝对不能让外戚插手朝政!”
这也可以说是朱元璋自己的一种想法。
比起朱允炆,朱允熥的娘家要强得多,朱允熥的娘家更有权势。
如果让他成为太子,他就无法压制母族的力量,反而会被母族的人压制。
因此,把吕氏生下的朱允炆立为太子,不但不能养虎为患,反而有削弱之虞。
至少,朱元璋心里踏实多了。
不过,他并不清楚,自从朱允炆登基之后,他就一直奉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最后,朱棣谋反,自己却是手无缚鸡之力。而老六这一帮文官,更是将朱允炆推上了绝路。
……
朱元璋对自己的英明决策,还是很得意的。
但就在此时,锦衣卫统领蒋瓛匆匆入内,跪倒在地。
“启禀皇上,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说朱允熥突然得了重病,生命垂危……”
“什么?”
朱元璋猛地转过身来,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他的目光落在朱标的灵位上,心里充满了悲凉。
“来,我们去看看,太医呢?”
…………
一座宫殿内。
一群人将一名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团团围住,满脸的担忧。
诊完脉,又抬起青年的眼睛,一脸焦急的转过身来,对着一个衣着华贵的女子叹息一声。
女子顿时大喜,连忙跑到床上,嚎啕大哭起来。
“我的儿子,允熥,怎么了……?”
在他身边,还有一位年纪比他大上一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笑意。
但他还是忍住了,抱着朱允熥就哭了起来,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一幕,让所有的宫女太监都为之动容。
就在这时,一道人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我孙子怎么样了?嗯?”
朱元璋走上前去,只见一群人跪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刚死了一个儿子,现在又有一个孙子死了。
这个从一开始就靠着一只破碗打天下的帝王,终于忍不住了。
他泪流满面,怒吼道:
“我的孙子,为什么会这样……太医呢?!”
太医吓坏了。
“皇上,殿下的病来得太过诡异,微臣无能为力。”
“庸医,都是庸医,把他们拖下去,剁了!”
朱元璋果然是个狠角色,一张嘴就要人命,太医连连求饶,却没有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