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汉阳有一富商,名叫苏奉。苏家是江南的望族,主要经营布匹生意。
苏奉精明强干,略通武功,走南闯北,广于交际,颇有家财。娶妻阮氏,名唤秋月,是大家闺秀,知书识墨,贤良淑德。
俩人自成亲以来,和睦恩爱,日子甜蜜,可惜唯有一事不称心。苏奉年近五十,仍无子嗣,纵使夫妻情深,但总觉美中不足。
为此,他们每日到送子观音庙烧香许愿。没想到那菩萨还真灵验,不到一年,阮氏便有喜了。苏奉高兴不已,终日守护着妻子,嘘寒问暖,半步不离。
阮氏见他这样紧张,笑道:“孩子足月,自然便会瓜熟蒂落,你担心什么呀!”
苏奉道:“不知怎的,我总觉得心慌不已。”
阮氏笑道:“我看,你是想儿子想疯啦。”
苏奉叹道:“儿子也好,女儿也罢,只愿咱们的小孩平平安安。”
他日盼夜盼,巴不得孩子马上出来。
临近产期,苏奉更是一连五晚都不敢睡,到了第六晚,再也熬不住了,两眼困得像两块重石,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突然,一只巨大的野牛从外面闯进来,身高足足有八尺,通身都是雪白的毛,光洁发亮。两只铜铃般的大眼直盯着房间里,一对牛角把门帘一挑,就要冲进来。
苏奉吓得惊喊:“啊!”
他这一叫,把妻子给吓到了,忙问:“老爷,发生什么事了?”
苏奉睁开眼,见妻子安然躺在枕畔,才知原是做梦。
阮氏见他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伸袖帮他擦拭,道:“怎么吓成这样?”
苏奉定一定神,正要开口,阮氏腹中忽然绞痛起来,叫道:“哎呀……快叫人来……我们的孩子……要出生了!”
苏奉一怔,急急下床,去叫婢仆和接生婆。顷刻之间,众人应声而至,烧水的烧水,煮汤的煮汤,熬药的熬药,忙里打外,准备为阮氏接生。
苏奉在房外等候,心急如焚。
到了子时,接生婆抱着一个婴儿含笑而出:“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给你生了位千金!”
苏奉激动极了:“什么?什么?”
接生婆笑道:“你得了一个女儿,肥嘟嘟,又俏皮,又可爱呢!”
苏奉欣喜若狂,高声欢呼:“感谢上苍,赐我孩儿!”
夫妻俩得了这闺女,不胜欢悦,为她取名“云萝”,视如掌中明珠。
然而,后来却有一事,让他们惴惴不安。
原来,自云萝出生后,总是两目空洞,不哭不笑,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苏奉请了几个有名的大夫诊治,都没能找出原因。
夫妻正自烦恼,这日,一个身穿白袍、自称来自终南山的老者来到苏府,说有办法可治疗女婴的症状。苏奉半信半疑,问他有何妙方。
老者替女婴把了脉,又看了看她的双目,道:“此女乃是仙兽临凡,因讬世仓促,是以肺气未通,七情未启。”
他从袋中摸出银针,在女婴的劳宫、中冲、上脘三穴各刺了一针。施针后,女婴果然哇哇哇地哭了起来。
苏奉夫妇又惊又喜:“老先生真乃华佗再世,请受我们一拜!”
老者扶他们起来,道:“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苏奉又问:“老先生刚才说,小女是仙兽讬世,这是何意?内子生产之前,我曾梦见一只巨大的白牛,不知此梦主何吉凶?”
老者微微一笑:“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又道:“此女先天禀赋不足,肺气虚衰,才会气短喘促,此为哮症。我帮她施针,也只能缓解一时。如果你想她平安长大,就不能将她留在这里。”
苏奉一惊:“那该怎么办?”
老者道:“蜀中有座松风山,山上遍植雪菊,有安气养肺之奇效。孩子在那儿长居数年,心肺自可恢复,那哮症也能不药而愈。”说罢,掏出一块牛形白玉,交给苏奉,道:“今再赠你白玉牛吊坠一个,愿你的孩子岁岁平安。”
苏奉看着吊坠,出神片刻,那老者已飘然离去。
阮氏道:“刚才那位老者绝非凡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这么艰难才生了个女儿,一定要让她平安长大。”
苏奉凝色道:“松风派的玉真师太,与我颇有交情,不如将孩子交给她老人家来抚养。一来有利于孩子清心安神,延年益寿,二来也能跟着山上的道士修习上乘武功。将来她学有所成,练得一身好本领,苏家的生意也后继有人。”
阮氏想了想,觉得这是个极好的主意,心中虽然不舍,但为了女儿的身体与前程,就同意了。
三日后,苏奉收拾好行囊,和妻女出发往松风山而去。
舟行半月,来到菱江。
江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