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001章 那年读书声,看牌,抽成,抓赌 (1/3)

前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逼近京师,皇帝,太后西逃,此西逃影响帝国的命运。

银州县(铁岭)志记载,太后西狩,天地皆悲,万民痛声,东南50里处有银月大山,突遭雷火洗礼,天火焚山,近千人十余日扑救,燃火尽灭,感天地鸣哀,降下甘霖,山体尽裂,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山破如象牙。

正文

人生一世,岁月如流水一般过去,一段简单而温馨的故事在小山村上演!

冬临,大雪过后,象牙山村被铺上一层厚厚银沙,一道道青烟,如同墨痕串联起天上与人世间的联系。

大雪封门,这是属于农村特有的农闲时节,整片天地变得慵懒,似乎在缓解这一年的辛劳。

山村西面三公里左右有座小学,小学名叫象牙山小学,学校不大,呈回字型建设三排教室,教室传出一阵阵读书声,此消彼长,似乎在角力。

三年级二班的教室,孩子们穿着厚实棉服,小脸红彤彤地在齐声背诵诗词:“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室百十平米,有些破旧,很多地方绿色的漆面已经脱落,显得斑驳滑稽,讲台上没有老师,一位四十左右的男老师,坐在教室中间位置,正往炉子添木头,在黄色的火光下,是一张沉稳的脸。

文老师把炉子合上道:“同学们读得很好,赵玉田,你起来背诵一遍。”

前排的孩子都转身,偷偷看向倒数第二排一个男孩,男孩穿着蓝色带白花的棉服,因为这件棉服,大家都叫他赵大姑娘,他很生气,为此打两次仗,被老师打两次手板,被其父赵四打两次屁股。

文老师正色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前想学习都没有这个条件,你咋不懂珍惜呢?给你个毛毛虫,你都能玩一天,明天让你爹来一趟,坐下。”

赵玉田吸了吸鼻子,看着一个个在嘲笑他的同学,刚要发出恶狠狠的表情,但看到文老师不善的目光,只能坐下来,对于挨打,他早就免疫了。

冬天天黑得早,天冷路滑,学校四点就放学了,学生们收拾书包,很是快乐地往校外跑。

赵玉田没有跑,他感觉鞋有点小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道:“赵玉田,你为啥不学习。”

“王小蒙,用你管。”

刘英有些瘦弱,两个小辫子用彩绳绑着,很是活灵活现,她眼睛转了转道:“小蒙,走,去四叔家,我看赵玉田肯定跟四叔撒谎,不让四叔明天来学校,走。”

赵玉田有点慌道:“王小蒙你敢去,我就!”

王小蒙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本不想多事,但一听这话,牵着刘英的手就往校外走了。

“赵玉田你快点,我妈说现在黑天快,要是不快点回家,容易被山上的狼叼去。”

村子都是土房子,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堆放各种杂物,唯一相同的就是,每家都有一个高高的柴禾垛,孩子进村后就闻到饭菜香味了,哇哇哇地往家里跑。

赵家也是土房子,刘英人小鬼大,推门进屋就闻到一股鱼香,顿时大声喊道:“四婶,我来了”

玉田娘蹲在地上,往灶台里添苞米杆,被突然的喊声吓一个哆嗦,回头道:“你这死孩子,吓我一哆嗦,差点张里去了,小蒙来了,今儿别走了,家里炖鱼。”

冬天难得吃肉,小孩子嘴都馋,王小蒙腼腆点头,赵四从里屋出来,赵家两间半房子,一进屋就是外屋,生火做饭的地方,里面就是睡觉用的里屋了。

赵四个头不高,面相平庸,穿一身暗红色的毛衣,嘴角不自然抻两下道:“小,小蒙来了,在四叔家吃饭,赶,赶紧进屋暖和一下。”

刘英不干了道:“四叔,你凭啥不让我进屋。”

赵四一脸无奈地道:“赶,赶紧关门,这点热乎气都没了。”

十几分钟后,一条酱炖鲤鱼,一盘咸菜摆放在炕桌上了,鲤鱼散发诱人的香气,让两个女孩直咽口水,饭是二米饭。

赵玉田也回来了,好像跟书包有仇似的,把书包狠狠摔在炕上,一脸不爽道:“我家都吃饭了,你俩不走啊!”

刘英哼哼两声道:“四叔,四婶,赵玉田学习溜号,老师让你明天去一趟。”

赵四听到这里顿时生气,道:“完蛋货,你要气死老子。”

赵玉田的裤子被扒了,鸡毛掸子啪啪啪地抽在他屁股上,都打冒烟了。

不管是玉田娘,还是刘英,王小蒙都习以为常,挨打次数太多了,都见习惯了。

玉田娘道:“行了,先吃饭,小蒙,把鱼头给玉田,让他趴着吃吧,这天天的,老四你也是,文老师不是说过吗?吃饭的时候别打孩子。”

赵四喘着粗气道:“我,我能等得了吗?“

赵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