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冬至,夜晚。
四九城红星街道四合院,
中院东厢房。
一位广大读者平均颜值的大帅哥,
正坐在床上一脸不可置信:“怎么会呢?穿越也就算了,怎么还穿到60年代了。”
这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空调、吃不饱穿不暖、
最关键的是还有未来那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大风暴。
姜卫东嘴里喃喃道:“不就是喝多了睡了一觉嘛,
哪位大佬看我不顺眼给我扔到这个年代了。”
随着脑中一阵阵痛感袭来,越来越多的记忆被姜卫东继承。
红星轧钢厂、傻柱、许大茂、一大爷、秦淮茹、二大爷...
“好家伙,这不是自己以前看过的一部剧,《禽满四合院》吗?”
姜卫东人傻了,自己大学时候就靠小说打发日子,
有段时间一种四合院风格种类的小说席卷各大小说平台,成绩居高不下,
订阅排行榜前几的都是四合院开局某某某的....
姜卫东抱着好奇也挑了几本评分较高的,谁知这东西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书中的主角身怀系统暴打各路禽兽,
各路美女投怀送抱,让姜卫东羡慕不已,甚至看完了小说又去网上找原剧看,
话说回来没一会,姜卫东捋清楚了自己现在所有的情况,
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姜卫东,今年23岁,转业军官,部队时任侦察连排长,
现任保卫科正科级科长,行政级别17级,每月工资90元。
原身打小就被他爹进行军事化管理,受苦受累只是等闲,
棍棒教育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原主和他爹的关系并不融洽,不过想来也是,其他同龄的孩子在被窝里睡大觉的时候,
你爹就把你从被窝里揪起来让你跑一个5公里,
未成年就被塞到部队里吃苦,换成你心里也不乐意。
按照他爹的说法是:你爷爷和你爹都是当兵的,
你自然也要去当兵,以后咱们姜家就是军人世家。
在还没满16岁的时候就被他爹托关系塞进了部队,
因为底子被他爹打得好,再加上身体素质优秀,
在部队适应的非常快,当兵第一年就因为各项科目优异被选进了侦察兵,
第二年立功就提干当了班长,第四年当上了排长,
要不是因为亲爹去世再加上遗嘱要求,部队领导也不会同意放走姜卫东这样的好苗子。
因为原身立过功再加上和部队领导关系不错,转业的去处也帮姜卫东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就是四九城大名鼎鼎的轧钢厂保卫科,
而且按照姜卫东的档案一上岗起步就是18级副科,今年刚刚升成了正科。
姜卫东的老爹叫做姜有财,也是部队老兵,受伤转业回家
做了一名保卫科的干事,不过不是在红星轧钢厂,
而是在轧钢厂隔壁的酱油厂,
前几年在厂里夜晚巡逻时遇到歹徒,搏斗时候被刺刀捅进心脏,姜有财当场毙命。
这件事被厂里知道后,立即派人到四九城抓捕歹徒,并将其枪毙。
事后酱油厂厂长带人过来慰问,因为是保卫厂里财产牺牲,
所以除了口头上的安慰以外还当众给了姜卫东1500元的抚恤金。
姜卫东的爷爷名叫姜胜利,一名老红军,也是在抗战中光荣牺牲。
“好家伙,满门忠烈啊。”
姜卫东感叹道,这下完全不用担心成分问题了,
“这祖孙三代的名字还真是极具时代特色啊。”
解放前,富贵就是老百姓最希望的,所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大多都带有:“富”“福”“贵”“财”这些字样,
解放后,大家为了寄托爱国情结,“建设”“国庆”“卫国”“卫东”这些字样又正当红,
姜卫东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尤其在50年代,“卫东”“援朝”
成了当时的爆款名字。据统计,有上万人叫张卫东、李卫东、王卫东,
也有近千人叫王援朝、张援朝、孙援朝。
而且,当时不仅是大众喜欢用这些字词,甚至咱们的总司令也是如此,
他为1951年出生的长孙起名为援朝。
话说回来最关键的一点——这原主的身材长相实在令穿越而来的姜卫东太满意了,一米八五的身高,
刀刻斧凿般的脸庞,五官深邃而立体,线条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