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这条熟悉的被两旁高大芒果树荫蔽着的校道,一幢贴着陈旧白青花瓷砖的小教学楼映入眼帘。
林诗加紧了步伐,右手扶了扶因为小跑而有点颠簸的紫色书包,赶上了在刘思妤踏上进入教学楼的台阶前,按住刘思妤的肩膀,向她送上一声伴着清晨温和阳光的问候:“六十一,早安!”
刘思妤将头微微偏转,低低地笑了一声,算是回应了这位总是大大咧咧的朋友。
两人从一年级第一次踏入阳光托管的那一刻,由于意外默契地不吃香菇而结缘,到现在四年级为止,已经做了四年的好朋友了。
而今天,将迎来“永远的2班”第一次自由挑选座位。这便意味着,她们两个好朋友可以坐在一起了!
还有什么事情比一对好友能够成为同桌更值得期待吗?
如果有,那一定是放学后两人要一起上托管的晚自习,能够再陪伴对方四个小时。
由于来得早,校园里并不拥挤,两人能够惬意地并排走上楼梯。
往常闲聊几句,就能恰准时机,在结束一个简单话题时走进教室。
接下来就是等待同学们慢慢涌近早晨七点钟的校园,点名后出操,做完一套七彩阳光后交上前一天的作业。
不经意间数够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总共响起8次后,就能放午休了。
不过从今日起有点特别,林诗走到二楼时就要向目的地为三楼的刘思妤道别了,因为要进行诗词大会比赛的备赛早训。
正值距离市区赛还剩一周的紧张时间段,林诗要和队员们一起“闭关”,也就是说可以不用上课。
“你真好哦,不用上课。”刘思妤乌黑的齐刘海下一双大大的眼睛眨了眨,向林诗挥了挥手作道别。林诗只能干笑了两声,谁又能懂她也有点累呢?
虽然不用上课,但是每科作业要照常交啊!
其他科的老师会稍微通融,独有一人——那位光是看人一眼就会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数学科罗良老师,及其不近人情。
她的眼睛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划开你的内心,将些微偷懒的心思一览无余。
光是想想就令人心惊胆颤,林诗不禁摇了摇头。推开会议室的门,角落里有一颗脑袋稍微动了动。原来付宁已经坐在角落里一张木质靠背椅上了。
“奇怪,他平时怎么会来这么早。”林诗一边在靠近会议室中间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一边拿出资料复习。
接着会议室虚掩的门被来人一把推到墙角,跟在她身后的是刚到的几位同学。推门而入气势磅礴的女人,便是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李兰。同时担任2班班主任,大家敬爱的语文老师、教务主任。
紧随其后的是其他朝气蓬勃,一脸期待的队员们。
翟子森翟子华这对双胞胎兄弟,双双堵在门口争夺优先进入权,符松泉师兄拍了拍他们的肩,趁两人放松之际从缝隙中钻了进来,面无表情。
待兄弟俩总算在刹那间作出同时进门这一天才般的决定后,石懋钦师姐手里捧着一沓熟悉的白色打印资料出现了。
她将已分别装订好的资料分发给在场人员,接着彭希、梁文潇、杨雅云、李彦琛也到齐了。
随着校门口两扇大不锈钢门的关闭,学生们进校的喧嚣也渐渐停息,只剩下六月枝叶繁茂的芒果树深褐色树枝上鹊鸲清脆的啼叫。
待所有人落座,李兰走到会议室中间的圆桌前,抬起手腕,用鹰眼扫视众人,示意到时间了。
“新增每日任务,上午七点半,进入枯燥的背诗时刻。”林诗心里嘀咕着,在厚厚的资料里勾画出还未熟悉的区域进行背诵。
不用上课,只需沉浸在诗词的海洋,反复记忆古人一生的经历和获得的成就,再从中隐隐领悟一些似懂非懂的道理,确实不错。
在交替的抽查背诵与复习巩固朗诵中,一个上午过去了。在午休铃响前,李兰交代了此次备赛的注意事项。
“经过校内及联校选拔,最终代表我们文云小学参加市中小学生诗词大会的选手,就是在座各位了。这一个星期的‘闭关修炼’,要注意将下发的赛事环节题型练习题熟练做完,还有查漏补缺,到现在还没有背完基础115首的,自己给我小心点。”说到这里,她特意停顿下来,环视众人,又接上话尾“这次比赛比较简单,我们要尽量打入决赛,咱的资源可能比不过一小、六小那几所强劲对手,但咱够努力!我相信你们。行了,回去好好休息吧。下午别迟到了。”
一收到解散的命令,窸窸窣窣的纸张摩擦声音响起,林诗迅速收拾好东西,想快点回到托管和刘思妤聊天。
由于训练,他们的放学时间更晚一些。每次回到托管,都要多亏阿姨给他们留饭并温着,才能吃上美味的饭菜。
阳光托管的门店就在校门口旁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