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我是山猫队的球探? (1/2)

2005年,大洋彼岸,美国纽约市,此时正值炎炎夏日。

6月17日,随着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再次捧起神圣的奥布莱恩杯,“石佛”邓肯收获个人第三座FMVP奖杯,2004至2005年度的NBA赛季征程就此落下了帷幕。

纽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内,电视机里正播放着NBA赛场上的精彩集锦,一个黑发褐瞳,长相颇为阳光的华夏国年轻男子躺在床上,默默的看着头顶的天花板,似乎要将那里看穿,一直看到天空的最高处。

他想不明白在这个世界,居然真有穿越这种鬼扯的事情,而且还发生在他的身上。

现在的陈峰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金,今年仅有24岁,他在大学疯狂的喜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也迷恋上了NBA,毕业后拒绝了多家公司的高薪邀请,只想进入NBA这个圈子。也许是因为火箭队姚明的出现,让山猫队老板看到华夏这个巨大的商业市场,才给了陈峰这个同样来自华夏的黄皮肤小子一个机会,他就此一只脚走进了NBA的大门。

陈峰如今是NBA夏洛特山猫队(现黄蜂)的一名新人球探,入职仅有两个半月,前世的陈峰作为一个篮球迷,对NBA的那些超级明星球员相当了解,例如“黄金一代”,“四大分卫”,马刺的“GDP”组合,“铂金一代”等等,但对于山猫这样的鱼腩队伍实在是缺少关注,他只知道一个“猫王”杰拉德.华莱士。

陈峰从记忆中得知,球探要做的工作就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飞行,利用其“毒辣”的眼光帮助球队寻找到优秀的人才,为球队也为联盟不断的输入新鲜血液。

陈峰作为新人球探,自然不会刚开始就独自到处飞行,他现在还处于实习期,要跟在那些队内出色的球探身边,学习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从而积累经验。

不得不说,NBA球探的工作比陈峰想象中的要专业很多,即使是这只在他印象里一直是鱼腩的山猫队。

球探们的工作不仅繁忙,要飞往各地,与不同的人们交谈,在这些交谈中,不仅仅是篮球技术,更多的是球员本身的素质,心理成熟度,个人的性格问题,是否有过犯罪记录,是否有不良嗜好,而这些问题有一些显然是无法与球员本人直接对谈的,就需要更多的旁敲侧击,因此每天要面对的人很多很多。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峰扮演的角色是球探“秘书”,帮助球探们制定去往每个城市的行程,球探们与人交谈时,他需要仔细观察后者,同时还不能忘记手里的笔记。

陈峰凭着对NBA强烈的热爱和新鲜感坚持了下来,他不得不感叹,球探们的工作是非常专业的,但同时也是极为枯燥的,他们也经常会抱怨这份工作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因为要到处出差的原因,他们失去了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同时,他们的薪水也并不像其他人想象中的那么高。

陈峰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出差,但他的工作依旧很忙,今年的NBA选秀大会即将开始,他需要不停的搜集球员资料,详细到球员小时候有没有穿开裆裤的那种,以至于每天早上起床时,他都感觉自己的发量在变少。

此时,陈锋望着天花板的空洞眸子里终于有了些许焦距,他起身缓缓来到桌前,桌子上有摆放一台此时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但在陈峰看来,这台电脑可以直接放进博物馆内。

陈峰坐至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再次看起今年参加选秀大会的球员名单,他看的并不仔细,只是从上到下的翻看球员们的名字,希望能从其中找到些熟悉的名字。

在他看来,他一个伪球迷都会熟悉的球员,就代表着那人肯定有过高光时刻,时常会曝光在聚光灯下,必然会有些过人之处。

球员名单中的人数很多,但对陈峰来说熟悉的名字却不是很多,并没有花多少时间,他便将其中的一些球员名字圈定了出来。

“克里斯.保罗”

“德隆.威廉姆斯”

“蒙塔.埃利斯”

“安德鲁.拜纳姆”

“杰拉德.格林”

“丹尼.格兰杰”

“大卫.李”

“马辛.戈塔特”

陈峰在电脑上圈着圈着就皱起了眉头,再次上下扫视了一番后,在心里嘀咕开来。

“2005年的选秀大会就这么几个厉害些的?这其他的我都不认识啊,哦这儿还有一个内特.罗宾逊……”

至于今年的选秀状元大热门,安德鲁.博苟特,陈峰自然是华丽丽的略过了,不提山猫队有没有状元签的问题,光是看到这个人的名字,他顿时就有些生理不适,有股想要呕吐的感觉。

强忍住不适,陈峰将圈定的几位球员挨个打开球员报告,用这两个月学习到的技巧再次编辑起来,其中他没有忘记“吹嘘”这些球员未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对克里斯.保罗,陈峰认为他再怎么吹也不为过,保罗注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