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在扬州林府,这一天,林如海正与夫人带着一双儿女在家里的后花园里逍遥自在。
自打他与贾敏结缔之后,转眼间已是数年过去了,夫妻二人眼见快要步入中年,其他的事情尽皆都不大放在心上,唯独眼前这一双儿女,夫妇两人一直都视若掌中之珠,心肝儿上的肉一般。
长女名唤黛玉,今年方才五岁多一点,自小便生得玲珑剔透,玉雪可爱,然而更难得的,便是她难得的天资。
如海是朝廷前科的钦点的探花,满腹的才华诗书,平日里教导这一双小儿女,自然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儿子青玉今年才刚满三岁,奈何他的资质却怎样也及不上五岁的姐姐。
“玉儿,你若是个男儿身,将来即便不是个状元郎,怕也离不得一个探花郎吧!”如海感概万千地瞅着爱女叹道。
这一双小儿女,他都一视同仁,丝毫都不厚此薄彼,在教导他们的时候,也是一点儿都不会藏着掖着的。
可是或许是各人的资质的问题,黛玉当年才三岁的时候,就已然显露出与一般孩童非比一般的领悟能力了。
对于如海所教给她的那些功课,她不但能够十分轻松的倒背如流,而且对于一些个文章的阐述与解释,也非彼一般的通透。
有时候,她甚至于还会偷偷的溜去如海的书斋,捧着书本待上一整日。这种种异常,小青玉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有时候赶上如海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教导他们学问功课,黛玉便自己个儿亲自辅导小青玉的学业,而小青玉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姐姐,自然也是十分的依赖信赖的,甚至于有时候,他觉得姐姐教给他的,要比如海教给他的要详细易懂得多。
眼见得一双儿女如此的聪慧和睦,如海夫妇心里自然是老怀大慰。晌午时分,贾敏便亲自去厨房操持一家子的午饭了,如海便带着小黛玉与小青玉,径直去了小花厅。
就在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时候,只见管家急急地进来回话,说是京城来人了,来人是贾府的贾珍跟贾琏,且贾琏手上还拿着老太太的亲笔书信,如海闻言,心里面不由得微微一动。
其实自打贾敏千里迢迢地嫁到这里来之后,这数年来,每一年都毫无例外的,两边都是靠着书信来往。
几乎每一年,他们夫妻都会给老太太书信几封,平均每年或者三封,或者四封。不仅仅是书信,每一次但逢年节,或者遇上添丁之喜,两边还都不时附送不少的礼物。譬如之前,贾府那边的贾赦以及贾政添了几个小儿女,如海夫妇便在回信的时候,附带着送了不少的贺礼以及一些个小孩子的必需之物。
同样的,在前几年黛玉跟青玉出生之时,老太太跟两府其他的人,也都各有贺礼送上,其中尤以老太太送的最为上乘。只是眼下并非逢年过节,不知老太太这一次来信,且还特意让贾珍跟贾琏两兄弟跑这一趟,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