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兵谷。
谷口。
十五岁的少年李长安,背负长剑,牵马将行。
剑为龙泉剑,马为照夜白。
“世间万事,风云变化,苍黄翻覆。纵使波谲云诡,但制心一处,便无事不办。”
“天定胜人?人定胜天兮。”
“此出藏兵谷,一为磨炼己身。”
“二为君临长安,收复大唐江山。”
“你当时时刻刻谨记于心。”
袁天罡看着李长安,声音平静而略显沙哑,挥了挥手,道:“去吧。”
“长安谨记大帅教诲!”
李长安向袁天罡长揖及地,随后翻身上马。
马儿长嘶,迈动四蹄,于黄昏的暮色中绝尘而去。
“十五岁入大金刚境,不说世间仅有,但也称得上是人中龙凤了。”
“总算上天待李家不薄,为李唐江山留下了一条麒麟儿。”
袁天罡负手而立,望着山道上扬起的尘烟,声音沙哑的喃喃道:“龙出海,虎下山,天煞无归人间乱。”
“这平静了许久的江湖,也是时候沸腾起来了。”
言罢,他负手走入了谷中。
有风起,吹动野草。
暮色降临,袁天罡的背影也渐渐的隐入了黑暗之中。
...
天下武者分九品。
九品之上分四境:金刚、无相、踏天、登仙。
金刚者,身若金刚,力大无穷,单臂一挥可爆发十万斤巨力,摧城断岳易如反掌。
无相者,洗尽铅华,内炼乾坤五行,与天地共鸣,挥手间便可呼风唤雨。
踏天者,摆脱天地规则的束缚,可踏天而行,瞬息万里。扶摇直上登九霄,朝游东海暮苍梧。
登仙者,历九重天劫而不死,则蜕尽凡胎,羽化登仙。
其中的金刚境,根据个人的肉身强度,以及力量大小。
又分为小金刚境,与大金刚境。
单臂力量在五千斤以上,一万斤之下,为小金刚。
一万斤之上,则为大金刚。
如今李长安单臂一挥,可爆发三万斤巨力,即使在大金刚境中,也堪称是绝顶般的存在。
......
岐国。
“大哥,你到底去了哪里?”
“朱友珪率领二十万大军围困岐国,如果你还在的话,会怎么办?”
岐王李茂贞负手立于城楼之上,看着前方那浩浩荡荡的西梁大军,清秀的眉宇间尽是忧愁之色。
此时,有两人快步走上了城楼。
一人紫衣长裙,怀抱瑶琴,生的千娇百媚,婀娜多姿。
乃是名动江湖的幻音坊高手——梵音圣姬。
一人轻纱遮面,手执青伞,眉眼间稍显清冷,淡雅出尘。
亦是幻音坊高手——清宣圣姬。
岐王见二来上得城楼,先是对梵音圣姬道:“李克用那边怎么说,是否会派兵来援?”
梵音圣姬摇了摇头,苦涩道:“那边传来消息,说让我们坚守十天,十天后晋国大军必来解围.....”
岐王闻言冷冷的哼了一声,道:“李克用这个老狐狸,不肯派出援兵也就罢了,偏还要假惺惺的让我们坚守十天。”
“呵,十天后,岐国早成一片废墟了!”
言罢,岐王也是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随后看向一旁的清宣圣姬,问道:“寻到不良人的踪迹了吗,可有消息传回?”
清宣圣姬回道:“寻不到任何与不良人相关的痕迹,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我收到了这个。”
说着,她从怀中拿出了一个拇指般大小的竹筒,递到了岐王面前。
岐王有些疑惑的接过,打开后,从竹筒中倒出了一张纸条。
摊开,只见上面写着:日落之前,援军必至。
落款处有六个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的小字——天煞星李长安。
岐王面色微变,喃喃的念了“李长安”这三个字好几遍后,才恍然惊醒过来,讶然失色道:“李长安...李长安....李...长安....”
“呀!难道是那位在朱温之乱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九皇子吗?”
.....
此时,已是李长安离开藏兵谷的第三天了。
这三天中,他一直在餐风露宿,马不停蹄的赶路。
也亏他入了大金刚境,身体素质远超常人。
也亏得他坐下的照夜白,乃是一匹无双神驹。
不仅极通人性,而且耐力、爆发力皆非同凡俗。
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