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艰苦卓绝的年代,前往兵工厂 (1/2)

“张兴国同志,你怎么样?”

“快醒醒,小鬼子又追上来了,我们需要快点撤离......”

听着耳边传来的焦急呼喊声。

张兴国纷纷睁开双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名身穿破旧衣服,一脸焦急的中年男子。

只见他手持着一把毛瑟手枪。

俗称为匣枪,也有盒子炮,也称驳壳枪。

有全自动功能,因此又称快慢机。

这支老古董的枪可是让刚‘醒’过来的张兴国为之错愕。

这是哪?

自己不是在老家做军工研究吗?

怎么在这里?

张兴国迷糊间想起好像在做研究时晕了过去,再次醒来便出现在这陌生的环境。

喜欢看小说的他顿时想到一个可能。

自己穿越了?

张兴国捏了自己一把,感到真实的疼痛感传来,也接受了这一事实。

不过,现在是什么年代?

刚才迷糊间听到眼前的大叔说小鬼子追来?

难不成是二战时期?

渐渐缓过来的张兴国顿感脑中涌入一股记忆。

这让张兴国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和身份。

他是一名被派遣前往苏国(联)学习军工,完成学业归来的留学生。

在留学期间学习成绩在整个学校中并不算出众。

完成学业后便返回华夏,打算为我党军工尽一份力量。

没想到前往兵工厂的途中遭到小鬼子和伪军的拦截。

在游击队和县大队的拼命护送下,暂时摆脱了小鬼子和伪军追击。

而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那些护送的游击队员牺牲了不少人。

从记忆中得知,那些手持红缨枪、大刀......等冷兵器的游击队员阻击敌人,最终惨烈倒下的场景。

他是负责此次护送任务的小队长,名叫周阳。

在与大部队分别后,主要负责自己安全。

不等张兴国从记忆中缓过来。

周阳转身叮嘱道:“张兴国同志,我的子弹所剩不多了,我去引开敌人。”

“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便会遇到我们的同志,你一定活下去。”

还没等张兴国说什么,周阳便弯着身子向一旁奔跑而去。

片刻后。

一阵阵枪声响起。

“叭叭叭......”

几名被当成炮灰的伪军应声倒下。

紧接着。

剩下的小鬼子和伪军骂咧咧地追击而去。

目睹这一幕的张兴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真的有人愿意为了别人而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

这就是革命时代战士的纯朴友谊吗?

周阳那清晰、坚定、期待......的眼神烙印在张兴国心中。

张兴国也不是犹豫不决之人。

果断拿起行李按周阳所指的方向离开。

倒不是他不敢与敌人拼命,而是他更清楚自己的使命。

那便是前往兵工厂。

更何况以自己手中连杆枪都没有,拿什么跟训练有素的小鬼子拼?

完全不占优势!

尽管张兴国心中很是愤怒,但也只能撤离。

不然那些为护送自己而牺牲的同志就白白牺牲了。

孰轻孰重,张兴国还是清楚的!

内心暗暗发誓必让小鬼子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以自己的优势,唯有发展我军军工,提高战士们的装备。

想到战士们拿着冷兵器与装备精良的小鬼子拼杀的一幕。

张兴国便感到一阵揪心~

这还真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啊!

既来之,则安之!

能够跟随先辈们一起打小鬼子也不枉此行。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前往黄崖洞兵工厂。

黄崖洞位于黎城县城北45公里东崖底镇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这里悬崖陡壁皆为黄色,东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

1939年7月,日寇侵入榆社,设立在韩庄的我军总部修械所受到威胁。

为了保存力量隐蔽目标,创建长期而稳固的军工生产基地,我军总部兵工部奉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之命,将设在榆社县韩庄村的总部修械所移到黄崖洞。

1939年9月,(8路军总部军工部长)刘鹏、(一所所长)程明垒和(一所总工程师)陈自坚来到黄崖洞水窑丈量面积,根据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