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非春秋战国的大秦。
这是个历史轨迹不同的世界,垓下之战项羽未死,返回江东卷土重来,带甲十万直破未央。
在这个世界里,汉自刘邦而生,也自他而灭。
然而项羽一统天下后,却不想着与民安息,而是四处征战,最后在征途中暴毙。
项羽一死,天下再次分裂,曾经的诸侯国后裔们趁此时机揭竿而起。
又一次战国出现了。
现在的秦国自称为始皇帝嬴政后裔,赢姓子婴之后,举秦卒一万崛起于咸阳,立国为秦,重设皇帝。
从此又过了两百年。
如今的大秦皇帝叫秦驷,在位十六年,兢兢业业,与内鼓励民生、轻薄徭役,吸取前人教训不再只重视耕战。
一登基他便联合赵国灭了han国,将大秦的国土扩展了三分之一。
如今的秦国平安富足,秦驷算的上是一位有道明君,不过他却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
他在灭亡han国之后,就已经满足于现状,觉得自己已经为祖宗社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不妄想着吞并周围的列国,一统天下。
如今的他,只想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后继之君,至少要比他强,不仅仅将祖宗的基业传承下去,最好能够称霸诸国。
现在的九州,七国称霸,项家的楚国偏安一隅在东南,西北还有赵国、魏国,东边的燕国、齐国这几年变法图强成为了一流的国家。
西边的还有刚刚崛起的唐国,虎视眈眈,时不时的在边境线上挑衅。
北面还有游牧民族,特别是那匈奴,时不时侵扰长城,进犯边境重镇。
在这样强敌环绕下,秦驷早已经是身心俱疲了,他只期待着后继之君能够做的比他更好。
但是如何才他众多子嗣中选择一位储君,却成为了他目前最头疼的事情。
自古以来,皇子夺嫡导致骨肉相残、祸乱宫廷的事情屡见不鲜,虽然秦驷并不希望自己的几个儿子因为皇位同室操戈,但同样的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他是大秦的皇帝也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他本想着再拖个几年,可是当了十余年的皇帝,今年才刚刚四旬的他就已经两鬓发白,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眼下他的身体还算是康泰,如果选出一位储君来,他也能够有精力培养,也能够帮着他对付其余几个野心勃勃的儿子。
可是究竟选择哪一位,说时候秦驷对此十分为难。
“赵皋。”
他唤了一声。
“老奴在。”
在他身侧原本就卑躬屈膝的内官赵皋弯了弯身子,低声回道。
大秦皇帝秦驷沉吟了片刻,突然问道:“你觉得咱这大秦,日后传为于朕的那位皇子为好?”
赵皋闻言两道白眉不禁抖了抖,虽然他从小就在秦驷身边伺候着,并且秦驷也十分的信任他,可是这种问题,他怎么敢妄加言论。
他堆着满脸的皱纹为难道:“陛下,皇储之事事关重大,老奴小小内官乃残缺之人,怎么敢僭越皇家之事,此事自当由陛下与大臣们商议。”
秦驷闻言瞧了他一眼,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赵皋啊赵皋,你这奴才,就这嘴厉害,你不是不敢僭越,你是心中有数而不敢说。”
“老奴惶恐。”
赵皋连忙要跪下,秦驷上前虚扶了他一把。
“行了,你的心思我明白,可惜啊,这几年太子的行径愈发不稳重了。”
秦驷长叹了一声,沉吟片刻后,神情肃穆道:“赵皋,传朕口谕,与明日早朝前召众皇子到,勤学殿,朕要亲自考核他们的学识,看看他们这段日子和那些大学士都学到了什么。”
“老奴遵旨。”
次日,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秦驷和膝下的十位皇子便到了勤学殿中,可是仔细一数,却发现到场的只有九个人,少了一人。
然而秦驷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正要向殿内的儿子发布考题。
见此,赵皋连忙躬身的在皇帝耳边提醒道:“陛下,殿内还少一位皇子。”
“嗯?”
秦驷闻言一愣,眯着眼睛在大殿内细数了一番,果然只有九个人。
可是一时半会的他也想不起来到底是少了谁,他一直关注着的只有太子秦奎、老二秦柱、老三秦润、老四秦婴、老五秦臻这五个他重视的儿子。
其余的嘛,只是有印象,可是却想不起来叫什么了。
前面的这五位都是登基前所生,最大的二十六了,最少的也有二十了。
老六是他登基那一年生的,今年十六岁,终日沉吟诗词歌赋,这在富贵人家可以,可是在皇家这就是不务正业,去年出阁辟府后他也就不在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