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逃难 (1/3)

晋太元三年(378年)四月,扬州吴郡海盐县北乡亭里。

百余骑身体矫健的蒙面汉子骑着骏马,手握着兵刃,驰马奔腾,吹着口哨,他们吆喝着,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砍杀着四处奔逃的百姓。

这百余骑中,有的马背上放着装满粮食的口袋和鸡鸭牲畜,有的马上横卧着挣扎的妇女,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

村庄小镇,无数的房屋燃起滚滚烟火,到处可见东逃西窜的百姓,这些人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他们大喊着,哭嗓着,纷纷逃命。

忽一领头大汉叫道:“官兵来了,风紧!扯呼!”这群人如一阵风一般,顷刻间逃得无影无踪,留下一片荒芜和血腥。

去年,海盐县大旱,粮食无收,又有盗贼肆虐,以致于饿殍满地,百姓流离失所,外出乞活。

海盐县到晋陵郡丹徒县的官道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他们扶老携幼,肩上扛着包,一步一挪,艰难的向丹徒县而去,丹徒县是晋陵郡的治所,那里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这些人个个瘦骨嶙峋,衣衫褴褛,面如菜色,时不时有人倒在路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官道附近一个没有人烟的小山坡上。

一个眼窝深陷、头发散乱的男子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另外一个衣不蔽体的中年妇女也牵着六七岁的男孩。

两个孩子都蓬头垢面,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饿得头大身小,像一个萝卜头。

破开的裤脚里,露出小女孩瘦削白嫩的小腿,中年妇女看了看,咽了一口口水。

小女孩穿着一件灰色的单衣,无力的依偎在父亲的身上,男子含泪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向妇女问道:“你儿子?”

“嗯。”妇女眼神麻木,点了点头。

男子看了一眼妇女,又看了一眼小男孩。

妇女顿时明白,吩咐道:“叫娘亲。”

小男孩紧紧抓住妇女的手,怯生生的叫了一句:“娘亲。”

“你女儿多重了。”妇女面无表情,声音没有任何感情的问道。

“不知道,大概是十四五斤。”

妇女摇头,“轻了,我儿子二十一斤。”

“不能商量了?”

妇女思考一阵,又看了看小女孩露出的小腿,终于点了点头,牵过小女孩的手。

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拼命往男子身上扑。

“别怕,跟着这个婶婶,去吃饭,吃饱了爹爹就来接你,听话。”男子狠下心来,将头偏向一边,牵着小男孩就走,小男孩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口中也大叫着娘亲。

两人交换过孩子,不顾两个孩子的哭喊,各自拉走了。

妇女野蛮的牵着哭哭啼啼的小女孩,快步急行,小女孩人小腿短,跌跌撞撞,没走多远,便被妇女一样像笤帚拖在地上,丝毫不顾小女孩的凄惨的哭喊,身子拖行之后,地上也留下一丝血迹。

来到一个僻静处,妇女凶相毕露,咬牙切齿,她蹲在地上,露出白森森的牙齿,从身后抱住小女孩,一手死死的捂住她哭闹的嘴,另一只手从腰间拿出一把尖刀,就要往小女孩脖子上抹去。

这一刀最终没有抹下去,妇女只觉得头砰的一声,被一重物击中,一头栽倒在地,晕了过去。

一块石头从妇女头上掉落下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青衫,手执铁鞭的青年男子飞奔过来,出现在小女孩面前,同时身后跟着一条雪白的小狐狸,狐狸嘤嘤嘤的发出叫声。

青年男子蹲下身子检查了妇女的伤势,又用手指在妇女鼻孔处探了探,然后怜悯的看着惊恐万状的小女孩。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青年男子再次蹲下身子,换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柔声问道。

“我……爹爹叫我囡囡。”小女孩看着这个陌生人,停止了哭声,怯生生的低声回答,泪水已经将她的小脸弄花。

青年男子狐疑的看了一看晕倒在地的妇女,“这不是你娘亲?”

“爹爹让我跟这个婶婶一起,说可以吃饱饭。”囡囡用小指头惊恐的指着地上晕倒的妇女。

青年男子心中一沉,顿时明了!

这青年男子叫李守仁,这次刚来海盐县,便见到了这饿殍满地,无数人流离失所,逃难乞活的人间惨像,途径此地,听到有小孩子的哭喊声,以为是遇到了野兽,于是匆匆赶来,遇见的却是这一幕。

“囡囡,别怕,大哥哥帮你检查伤势。”李守仁温柔的看着她笑了笑,看着她手臂有些奇异,用手在她肩上一摸,囡囡立刻发出哭声。

这是脱臼了!李守仁恨恨的看了一眼晕倒在地的妇人,柔声说道:“囡囡,别怕,先忍着,有一点痛,我帮你。”他轻轻的摸着他肩头,微笑着看着囡囡,稍一用力,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咔擦声,囡囡随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