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海棠血泪,收复外草原(新书发布,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1/2)

1919年11月14日。

燕京寒风呼啸,落叶纷纷。

街道上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

一位穿着破布麻衣,脚踩草鞋的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刊,奔走在大街上。

“号外号外,徐树真将军进军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俯首称臣,外草原回归祖国怀抱。”

“号外号外,徐树真将军进军库伦……”

报童的声音,立刻引起了街道上许多爱国人士的注意。

一位文质彬彬教书先生,上前拦住那报童,掏出五枚铜钱递了过去。

“孩子,给我来一份报纸。”

“好嘞。”

教书先生接过刚出版带着油墨香的报纸,就见头版封面上,书写“徐树真进军库伦,收复外草原”一行大字。

老先生仔细看完,不由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海棠血泪……海棠血泪啊!

孙先生,时隔八年,外草原终于又回归了,这北洋镇府总算是干了件人事。”

同一时间,沪城的《申报》,津城的《大公报》等全国各大报刊,都在报道同一件事。

国之领土收复,主权完整,大大提振了国民之信心。

举国欢庆。

…………

与此同时,远在两千多里外的库伦(外蒙独立后改名乌兰巴托)。

上百辆装备精良的大卡车,慢慢驶入城中。

一位位身穿蓝灰色军装的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封锁了各条街道与城门入口。

北风萧瑟的库伦城,一片寂静。

牧民们躲在帐篷内,只敢拉开一丝缝隙,往外看去。

城外。

十几匹高头大马缓缓踏入城中。

当首一位将领,头戴军帽,脚踏长靴,板板正正的军装上挂满了勋章。

一双虎目威严不可冒犯。

所过之处,草原牧民们无不肝胆俱裂。

此人,正是收服了外草原,日后被孙先生赞誉为,与汉代收复西域的名将陈汤、班超、傅介子相提并论。

堪称民族英雄的徐树真。

在他身侧,还有一位齐头并进的少年郎。

一身戎装,英气勃发。

不过二十的年纪,却有着不输徐树真的大将风范。

徐树真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拿着马鞭,指向西北方位的甘登寺,怒骂道。

“山河,看看这破破烂烂的大街,再看看远处金碧辉煌的寺庙。

马了个蛋,那什么狗屁活坲转世,老子真想一枪毙了那狗日的。”

少年郎名为苏远,字山河。

与徐树真既是同乡,也是有点血脉渊源的表亲关系。

四年前,由徐树真引荐给皖系大佬段奇瑞,远赴东洋留学。

与徐树真一样,毕业于东洋陆军士官学院。

是位不可多得的青年俊才,深受徐树真与段琪睿喜爱。

“徐大哥犯不着跟一个傀儡生气,那转世活坲咱们留着有大用。”

“哦?有什么用处?”

“徐大哥应该读过三国吧,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

转世活坲就相当于草原上的天子。

咱们只要掌控了他,就等于掌控了整个草原。”

徐树真略作沉吟,觉得有些道理。

原本按照他的打算,必然要将那转世活坲哲布尊丹巴八世拉出来枪毙。

八年前,就是那个家伙,在沙毛的扶持下,宣布独立出去,造就了海棠血泪。

当今之版图,早已不复当年秋叶海棠之辉煌。

国人无不痛心。

这其中,沙毛、小鬼子和小不列颠就是罪魁祸首。

“山河,还是你思虑周全,走,咱们一起去甘登寺,看看那狗日的活佛。”

徐树真一挥马鞭,高头大马嘶鸣一声,向前冲去。

苏远紧随其后。

其他随行将领,纷纷跟上,神色无不自豪。

“三百万河山,总算收回了一半,可惜,维持不了几年。”

苏远抬头望向北方。

四周群山环绕,河谷水草丰美。

要不是气候寒冷,资源匮乏,这区区一城之地早就被踏平了。

但苏远知道,在这广袤的苦寒之地下方,埋藏着数不清矿产资源。

煤炭储量全球第四,铜矿储量亚洲第一。

还有铁矿、磷矿、铀矿、稀土等等数不清的资源。

甚至连黄金储量,都达到了世界前十。

这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