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春天,
东北大地还是一片雪原,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地。
在航校的机场里,
停着100多架飞机,
都是从小日子的手里收缴来的,
不过,能发动开上天的飞机
只有30多架。
航校里一名发动机专家,
正急匆匆地走向校长办公室,
来到门外,直接推门进入,
进门后,
看到常校长正在看着报纸。
“常校长,你找我啊?有什么急事呢?我正在给学生,讲发动理论课呢!”
发动机专家有点不太高兴,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点埋怨。
常校长是东北老航校的建校之人,
他在西北黄土高原的时候,
就是航校的校长,
常校长看到发动机专家进来了,
他赶紧放下手里的报纸。
“哎呀呀,我的苏大专家啊,我这么急着叫你来,那肯定是有好事的!”
“你赶紧看看吧,这可是筵桉发来的消息!”
常校长一脸兴奋地说道,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纸,
递到苏专家的手里。
苏专家原名是苏平,
他是一年之前穿越到解放前的世界,
穿越后,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海归,
还是从米国回来的一个理工人才,
学的专业正是航空器的设计与制造,
航空报国系统觉醒后,
苏平拥有了一整个航空体系的技术,
发动机技术从涡喷到涡扇、涡桨、涡轴,
战斗机技术也是也从二代机到六代机以上,
甚至到航空器的材料技术,
也是一应俱全。
当时,正好赶上小日子投降了,
苏平立刻买了火车票,
投奔到筵铵,
被分配到十八集团军的工程大队,
其实就是原来的筵铵航校,
后来哈城解放,
三位大领导决定要组建东北航校,
苏平就一块来到了东北,
从事学校的教学工作。
苏平还有点懵懵的,
他接过常校长递来的文件,
仔细看了一遍,
顿时一脸的惊喜。
“啊?这?筵铵是同意了我的报告嘛?咱们要成立自己的航空器研究机构了嘛?”
苏平有点不敢相信,
他有点结巴地说道,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报告,
这么快就被筵铵方面给同意了。
“你没有看错,大领导就是同意了,他在看过了你的报告之后,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开始研发咱们自己的飞机!”
“尤其是,现在咱们航校手里,飞机各种型号都有,米国、德、日各式机型,配件都不统一,还没有地方去搞!”
“大领导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发展咱们自己的飞机工业,你没有看到啊?拨了15万斤小米作为经费呢!”
常校长的脸上挂着兴奋,
然后很郑重地说道,
他深深地知道,
航校即使培养出来了飞行员,
和各类地勤工程人员,
如果没有自己的飞机,
将来还是要受制于别人,
尤其是后勤这块,
飞机的零部件都找不齐,
常校长也同样高兴,
他还特意指了指文件上,
15万斤小米的几个字。
“常校长,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什么时候开始啊?”
“苏大专家,你怎么这么着急,等到明天,东北局陈书记,把小米送来了,我们举行一个简单的成立仪式!”
苏平已经等不及了,
他是亲自撰写报告,
论述了成立航空器研究制造的战略意义的人,
他巴不得马上投入工作,
从发动机研制,
到战斗机试飞,
再到战斗机量产,
这里面最快也得三年的时间,
后面就是曹县战争,
苏平想着一定要在曹县战争中,
为国家出一点力。
常校长看到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