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秋月闲 (1/5)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

(一)

苍山自古景色分外醉人心。

近看青山不改白日之苍翠,风动竹林影绰绰。

远望之,又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此处,是真有一处“白屋”在。

此刻,屋里。

锦书看着天上纷纷扬扬的雪,不免又想起来那个惊才绝艳的少年,她那般明丽朗朗,书里对她的记载评价亦高而高,她不应该死在那些阴谋诡计里的,她当如鹰飞九天,她应该是自由的,不为家族而活,不为夫族劳力,不被俗事束缚,她应该是草原上的风,是天上的云,她……总之她不该是那样的结局。

“哎……”

想到这里锦书不免难过。

她就是一普普通通刚迈入成年人残酷世界——社会的一枚新加入的社畜,平生一大爱好就是看看史书,呃,略带夸张的那种,只是因为看遍野史觉得虽然大同小异不排除千篇一律,觉得很是乏味,然后继续搜寻新故事,偶然被一本野史里某个人物吸引,多研究了会儿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而已,而已啊!

老天爷要不要这么捉弄人??

因为好奇野史究竟几分真假她才简单接触了解了下那位历史人物。

就不该有好奇心啊。

千万般思绪,终是化作了一声轻轻叹息,拢了拢身上御寒衣,锦书收回目光,转而看灯花随烛火一点一点陷落,就如,就如那日那少年既定的结局。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她情不自禁念出来这首词。这是她初中时代自一本小说所见,那会儿她只觉得词写的妙哉,信手抄录记下。

然而如今,她脑海里只忽而想到了它并觉得这首词用在那人身上,是如此之巧合,巧合到若不是知道这个时空里没有出现过这首词,她甚至在想,那人后来经历的一切,何其之应景,这首词就,如同谶言。

既然想起来这首词,她又忍不住在想,大概吧,想起来它未尝不是一种提醒,如同刚到这里脑海里的所有的或人或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她不是这个时代的存在。

可是她的到来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一场意外,没有别的了?那么假如她……那她那样做了究竟是对的还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她忽而陷入了思考。

她在想,所以那年春招月,她是否不该按耐不住心底的好奇偷偷下山,然后藏在人群里去,见到了那人。

“哎……”

又是一声叹息。

她摸了摸怀里沉睡的猫,轻呢喃:“从莫名其妙来了这里,至今也没有什么可能存在的小说里说的系统找上门,也没有什么穿越大神之流所谓金手指,只有一只刚来山路边捡到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猫,以及一处不知道给谁准备反而便宜了我的安身的地方。

唯一值得庆幸的还是幸而这里人们说的话还能听得懂,还好当初兴趣使然报的是汉语言文学,顺带的又学了点古发音。

不然我也是第一天就没了哈——哈——”

“哈,这么一想,锦书,你也是出息了。”

自嘲一笑,她刚想动作,忽然记起来,对啊,我猫呢?

她分明记得捡来的猫主子实在能折腾,今个居然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坏了,它该不会跑雪地里去了吧?

不行她要赶紧把它带回来。

“刷”的起身才要往外走,下意识又往角落一看。

嗯哼?这猫主子今个居然这么乖在窝里没往外跑?

锦书又放心坐回了书桌边。

想了想她铺开了之前得空下山后用山货换来的宣纸,记下来刚才心念一动所思所想。

如果可以,她想为那人做些什么。

哪怕,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几率……

窝里的猫不自觉动了动,抖了抖耳朵,好似有什么动静?

然而等了小会儿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在,它于是又沉沉睡去。

管它什么事呢?它只是一只猫咪罢了。两脚铲屎官的事儿和它又不相干,它只要能吃好喝好保证自己扒拉上的铲屎的能让它衣食无忧就足够了。

(二)

北缙。

春泽乡。

“诶呦喂,女公子,你怎么又跑来这小园子了,阿嬷都和你说过这儿不干净,不干净!你怎生的又跑来了么!”

栎嬷嬷一边说着一边拉她急匆匆往外去,不忘交代:

“女公子一会儿回去了,千千万万可别忘了去去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