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朱元璋穿越到明末,能否盘活大明这艘破船?”
躺在床上划拉手机刷着某乎的朱明璋看到了这个问题。
好问题啊!
朱明璋感慨的同时,点开了标题。
他的父母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皇帝的铁杆粉丝,所以在他出生时给他起了朱明璋这么个名字。
受父母的影响,他对洪武皇帝同样钦佩异常。
开局一个碗,从一个叫花子到大明帝国的大一统皇帝,千古以来,唯此一人。
这开局,这结尾,网络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不过,明朝初建时有多么辉煌,灭亡时就有多么悲凉。
每当想到明朝灭亡,他就不免一阵唏嘘。
致使明朝灭亡的因素很多。
明朝后期,受小冰河期的影响,北方旱涝灾害频发,土地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吃干净草、叶、观音土之后,甚至开始易子而食。
北方各地农民兵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闹得最凶,经常领着几十万农民兵在北方各地瞎逛,崇祯皇帝不知换了多少良将都未能将他们彻底剿灭。
每次都是在打的这帮农民起义兵奄奄一息时,北边的皇太极便抓准时机适时的带兵南下侵扰。
崇祯皇帝无奈,只得将正在平内乱的大将临时调去边关解决外忧,然后默默地为他们提前准备好丧葬礼,等着那些大将以寡敌众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回来。
毕竟关宁铁骑那点人马同皇太极那动辄十多万的大军放在一起,不说战斗力,单从人数上,就没眼看。
国家内部漏的跟筛子一样,外部清人又多次南下烧杀抢掠,所过之处皆是屠城,民不聊生。
同时,朝堂上党派林立,纷争不断,因崇祯肃清魏忠贤等阉党矫枉过正,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不论皇帝说什么做什么,都有大批人跟他唱反调。
此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国家没钱。
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有限的土地都在藩王、各地方官的手里,百姓手里无地可种,自然无法缴税。
无法缴税自然没钱。
江湖之远有厚着脸皮等着国家供养的数以百万计的大小藩王,庙堂之上又有这样那样的大小贪官。
这些人,随便拎出一个,都比穿着打着补丁内袍的崇祯皇帝有钱。
四面楚歌的极端恶劣形势,崇祯如何能不忧。
经常有人把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崇祯的无能。
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
在崇祯接手大明这艘破船时,这个辉煌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就已经是强弩之末,气数将尽了。
不过,既说明灭于崇祯皇帝无能,那若是换上个有能力的皇帝来呢?
那就能盘活大明了吗?
于是大家想到了这个开局一个碗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也就有了现在这个问题。
“假如朱元璋穿越到明末,能否盘活大明这艘破船?”
朱明璋点开词条翻了下底下的回答,其中大多都是些不着调的抖机灵。
但还是有几个靠谱回答的。
其中一条最高赞的回答,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明朝能不能救,主要得看穿越过去的是哪个时期的朱元璋。
若是大业未成,正领着红巾军忙活起义时期的朱元璋。
那么以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定会毫不犹豫的反了此时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明,直接重新打下天下,建立新明政权。
但若是晚年朱元璋,那可就不好说了。
屁股决定脑袋。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当了半辈子皇帝,心思早就没有刚起义时那么纯粹了。
明末时期朝堂内外的那个时局,饶是杀伐果断如他,恐怕也得权衡哪个东林党人能杀,哪个东林党人不能杀。
何况,明末时期,他的孝子贤孙遍布全国。
而国家的土地基本掌握在这些藩王的手里。
以他护短的心态,绝不可能用极端手段处理他这些后人。
大明土地兼并的积弊还是无法解决。
有这种隐患存在,明朝只能说在晚年穿越来的朱元璋的手下延续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走向灭亡。
对此,朱明璋深以为然。
明末时期的大明政治,已经腐烂到根上了,想要盘活大明,只能连根拔起,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
就算是洪武老爷子魂穿到崇祯身上,那他也只能联合农民兵造自己的反。
成功之后,估计朝臣还得问他。
“陛下,何故要造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