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宋·朱槔)
事先筹划了一番,我们这一次的乡村采风活动就定在了“谷雨”这一天,说到谷雨就先了解一下有关谷雨的习俗,古代我们的先人有“走谷雨”的习俗,在谷雨这一天青年男女们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大自然融合,强身健体。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采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上茶山采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求健康。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因此我们也就不走亲访友了,而是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鞋空气,欣赏谷雨美景,撷取魅力词汇组成美丽动人的谷雨组诗。
清晨我们自驾车辆在东昌东路与光岳路转盘处集合,由于我开车的技术一般般,所以也就沾了光,坐一下前辈的车了。谷雨淅淅沥沥的朦胧起起一阵阵水汽,正如弓车主席调侃的一句“我们是诗人,下雨才更富有湿(诗)意吗!”,这让我们这一行程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一路疾驰20公里的路程转瞬即到,一排排标准的二层小楼,一条条宽广的马路,街道整饬如意,鳞次栉比的房屋沐浴在潇潇晨雨之中。布谷声声,让我们从新农村的优美景色中回过神来,哎呀!真是太美了!赶紧,拿伞、下车。
打开车门,我们前前后后陆续下车,瞬间一朵朵美丽的伞花在谷雨中绽放。这让我想到了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
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
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行着一位姑娘。
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
福禄巷的青和绿
第一站,便是美丽古村的福禄巷。小巷短小精致,去年的枯藤缠绕在木架上,一个个精致的小葫芦挂在春风中摇曳。木架下一丝新绿已然萌发,我眼前仿佛已是葫芦(福禄)满巷,真的是很好的寓意,古人的智慧与情趣是我们这些在钢筋水泥洞洞里爬出来的现代人自愧不如,紧张的节奏,过于物质化的生活需求,让人变得浮躁,很难从生命本质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动、去生活。进入大门黄泥墙、老木门映入眼帘,一张古朴的老桌子和两把太师椅,还有手工砌起来的老煤灶,转到东厢房一个古老的风箱静静的卧在锅台旁,当地的老乡介绍说,这叫自来风是过去比较先进的一种厨房设备。看着精致而又环保的老物件,感叹于民间百姓的智慧,以及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深深的被我们国家古老而优秀的的传统文化震撼了!出了小院,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又踏入了一个两进的小院,一股清新的乡土文化气息迎面而来,古人讲究耕读文化,如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自比于管仲、乐毅;陶渊明隐居于柴桑与老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陆游则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国藩出身于耕读世家,成就了清代中兴名臣......从回忆中返回现实,青瓦白墙修竹在潇潇的谷雨里更加翠意蒙蒙。在古朴中我意外发现一丝明朗的现代气息,那就是人物形象的设计都是卡通动漫形象,活泼又不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