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冤仇萧乐火烧太师府
掩奸伪高俅请命巡边警
大宋徽宗宣和二年,东京汴梁,冬夜。
夜幕犹如吞噬天地一切的巨大黑洞,足以将世间任何事物,哪怕它像东京这座有着百万人口堪称当时世界最繁华最超级的都市如此磅礴无垠的体量,也能轻而易举的拖入死寂一般的漆黑泥潭而变得无声无息。
偌大的东京城就像昏睡的巨兽,想要让它有一丝醒觉,狂风、雷霆、骤雨都是苍白无力的,就算数十成百的盗匪一起喧哗惊扰,也仅仅只能让它庞硕身躯的某小块皮毛痉挛一下而已。
能让如此雄阔的都城通体夜不能寐的,只有两件事:
一个是被数十万敌国大军围城!
另一个则是一场连绵数个街市的熊熊大火!
值得庆幸的是,大宋立国已近二百年,虽然也有辽国、西夏这样的敌国,时不时发生战事。可是敌国大军包围东京的事,还闻所未闻。
不幸的是,虽还没有过大军围城的浩劫,但烧城大火却是常有的,百十万人口,方圆百十里的宫城坊市,密密匝匝都是极易燃烧的木质建筑,因此,一旦风高火起,就是一件能让整个城市上上下下无数人都心忧胆寒的大事!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沉寂如胶的冬夜,一场大火不期而至!!
依稀四更时分,东京城不同街区的人们,先先后后都被一股股呛鼻的浓烟和或强或弱的呼喊声惊醒,别看盗匪不一定能让人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除非就在屋外),可是一旦发觉有火灾,人们还都会立即爬起来,跑出来仔细查看,看看火灾离自己有多远,需不需要做些什么救助或预防准备。因此,无数人都顶着寒风,伸长脖子认真查看火灾的确切发生位置。
很快,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断定,大火发生的位置,乃是靠近皇城东北方向封丘门一带,看清火灾发生地,大多数东京百姓,不仅不再惊恐,反而都感到莫大的兴奋和期待!
这可不是什么幸灾乐祸。
封丘门外正是皇家园林“天艮”所在,园内到处都是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进献来的奇花异木,尤其酷爱书画的徽宗继位以来,更迷醉各类造型奇特的奇石怪石,于是最善投其所好的太师蔡京,就搞出一个劳民伤财的“花石纲”,派心腹到各地甚至海外,搜罗奇石,一旦找到,不管石头多么巨大,都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把它们千里迢迢、万里迢迢运来,沿途不知多少人家的田园房屋,因为“挡住”运输石头的御道而无情摧毁!所以,仅仅花石纲一项恶政,就让大宋民间怨声载道。如今,这令万夫所指的御园方位发生火灾,百姓暗自欣喜,奇怪吗?
其实,老百姓心中更加祈愿的,并非御花园,而是那些毗邻御花园而建的几大奸臣的宅邸,徽宗时期,朝廷出了六大奸贼:蔡京、高俅、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都是朝野上下人人憎恶唾骂的。
尤其是这蔡京、高俅、童贯,大宋军民更加切齿痛恨,原因就是他们正是陷害水浒梁山众多好汉的罪魁祸首!
几乎每一个大宋臣民,都还沉浸在对国家痛失英雄豪杰的悲伤中,还在几年前,大宋国内,到处还传颂着梁山108个英雄的传奇故事,后来,梁山头领宋江率领众好汉归顺朝廷,入朝参拜时,东京百姓万人空巷,争相目睹。
随后,梁山军就奉旨四处出征,北讨辽国,南定方腊,损兵折将,立下汗马功劳,大宋百姓无不敬慕。可是蔡京高俅这些奸臣,却暗下毒手,害死宋江卢俊义等多位劳苦功高的头领,又把残余的豪杰们打压的四散飘零。百姓都无不为英雄痛惜,为奸贼愤慨!就在众多英雄尚在人间时,大宋许多坊间瓦肆就已经广泛流传起歌颂他们的说书演义和戏剧小曲。人们弹唱评论好汉们的同时,也总要把几个奸贼也顺口诅骂一遍。
而这几大奸贼的豪宅府苑,正好也都在“天艮”附近,因此,东京百姓望着冲天的火苗,无不合掌祈祷:
“老天睁眼,把蔡京高俅几个奸贼的老窝都烧了吧!把几个奸贼都烧死吧!”
仿佛是天随人愿,就在人们还在祈愿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也伴随着滚滚浓烟,由远及近,传入不同地方的人们的耳朵里:
“你知道谁家着火了吗?不是别谁,正是蔡京老贼!是在蔡京家当刻工、乐师的梁山好汉萧让、乐和放的一把火!高俅家也着了火!”
这消息犹如久旱甘霖一般,人人听了,都发出欢天喜地的欢呼!不光欢呼,人们还纷纷拿出锣鼓唢呐所有能吹能打的乐器,以及锅碗盆罐所有能发出声响的器皿,一起吹吹打打起来,备有烟花爆竹的,更是拿出来,乒乒乓乓的燃放起来
一时间,整个东京城苏醒了,沸腾了,到处都是叮叮当当、乒乓啪啪、大呼小叫的喧闹声,孩子们也都活跃起来,他们成群结队欢快的穿梭在街巷,拍着小手,踏着有节奏的步子,嘴里唱着东京百姓编的诅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