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咸亨三年,三月。
夜色浓重,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长安坊市之间的街道上,不时会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和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自贞观初年,夜禁始终未被取消。
早些年,虽有夜禁的律令,可出于各种原因,东西两市并未严格执行。
然而大唐与吐蕃大战大非川,夜禁随之加强。
不到亥时,东西两市就关闭坊门,不再营业。而其余各民坊,更是关门落闩,就连那些权贵纨绔子弟,也不敢再这个时候,轻易犯禁。
位于道政坊和永嘉坊之间的隆庆坊,乃是当朝第一贵人左仆射,吴国公朱明的公侯府,有一座七层高的小楼,叫做望北楼。从高度上而言,望北楼可算得上长安城中排名前十的建筑。
由此北望,可尽看长安风情。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所谓望北,是当年太宗皇帝盼望远在东北扫荡高句丽的当时的冠军侯朱明,早日返回所建。
勿论是当时的太宗皇帝、现在的天子,还是其他人,对此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时有一个人影站在望北楼上,向朱雀门方向看去,见宫城城头火光隐隐,眸光中陡然多出几分森冷之意。
“龙武卫已经动了,准备放出信号!”
“裴将军,西北战事未定,现在就下手是不是太早了?”
“西北已定,吐蕃大败,捷报已在路上”
“那还要动吴国公?”
“赏无可赏只有赐死,何况他朱明不死我等世家没有出头之日!”
黑影点点头,继续凝视着皇城方向。
“为了一个女人得罪陛下值得吗?大帅!”
.....
以往威风八面,当朝第一贵人-尚书左仆射-吴国公朱明的府邸显得是那样的寂静,一队队的左右龙武卫的士兵将公侯府邸团团围住。
整个京城都一阵肃穆和寂静,朱雀门外在一骑玄色甲兵带领下,一辆四马马车穿过已经鸟无人烟的街道,径直往郡王府邸而去。
“传皇上旨意,左仆射吴国公朱明,意图谋反,罪在不赦,满门诛杀!”太监尖锐的声音中,士兵们拖着园中的一个个男女装进一个个囚车里。
此时的两个士兵拉着一个大概50多岁的中年人,出来。太监一旁道:“陛下有旨意,将反贼朱明拖去面圣。”
两个士兵拖住中年人跟着太监来到主殿,只见主殿中高坐着两人,两人都在黑色大氅之中。
看见中年男人被士兵拖进来,其中一人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不可一世的吴国公也会是这般样子,哈哈哈哈”
见中年男人并不说话,旁边一人说道,不想声音就是妩媚的女声:“朱明,到了此时,你可是彻底输了~你的那些奇技淫巧的墨家机关在哪里?快快交出来吧!”
中年人调笑的看着两人:“可怜的两人,本来你们将是中兴大唐那至于中兴华夏的圣主明君,不想竟然皇帝、皇后会和世家沆瀣一气,果然人心难测!”
“媚娘,和他说那么多干嘛,一个下贱的寒门,得天之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你要个女人唧唧歪歪,要你何用?”
“李阿九,算我瞎了眼,当年扶你为帝!”
“朱明,看在当年情分,交出那些东西,本宫保证你一个全尸!”
“你们不是认为那些是奇淫技巧吗?为什么还要问我要?”
“你~~~~。你不交就让你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全部死去!!”
......
公元619年,元月,大唐武德二年,大隋皇泰二年,江都,留守府小院里一个年轻人和几个中年男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当听到屋内孩子的一声嘹亮的哭声时,年轻人不由和几个中年人脸上一喜。
“生了,生了”年轻人欢快的重复着话语。
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怀抱一个孩子走了出来:“师古,是个儿子”
怀抱着婴儿,年轻人感受着血脉的亲切感,心中喜悦之情异常彭拜。
“师古呀,这孩子龙睛凤目,长得真是好看呀!”旁边一个中年人凑过来大笑道。
“还有这个孩子眉心上方竟然有一点黑痣,犹如一只天目,仿佛商朝闻仲一般呀!”另一个中年人也凑过来说道。
“此子生而不凡,师古,给孩子起名了吗?”另一个中年人一缕长须问道。
而这时候,天空中,太阳亦然升起,一丝阳光照在年轻人身上,他不由抬起头看向天空,只见此时的天空中太阳初生,月亮还未退走,日月同在的场面尤为华丽异常!
年轻人看着这个画面,喃喃说着:“日月同天,我的儿子就叫单字明吧,日月同天的,明,朱明!字拂阳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