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对比天幕,明武帝朱雄英与建文帝 (1/2)

轰隆隆!

一道晴空霹雳于万界之中炸响。

与此同时,诸天万界,不同时空不约而同出现了两块天幕。

覆盖万里,铺天盖地,万界之内所有生灵抬头可见。

左侧天幕之上显示【大明明武帝朱雄英,老朱的幸福生活】。

右侧天幕之上显示【大明建文帝朱允炆,老朱的悲惨人生】。

这文字不同于以往所见所有的文字,但凡我族臣民无论年老年少,无论博学白丁所见都能自然自解其意。

...

左边天幕【大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天幕转眼流光溢彩,画面浮动。

【洪武年间,洪武帝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用锦衣卫设立诏狱,行“廷杖”之制。】

【太子朱标深受儒学熏陶几次三番上书劝谏,帝不从。】

【父子生隙,由此开始。】

【在整个洪武年间,父子相抗层出不穷。】

【洪武十五年五月,太子朱标嫡长子,皇帝朱元璋嫡长孙,朱雄英去世年仅七岁,帝悲痛追封虞怀王。】

【同年八月马皇后忧思过度,伤心过甚轰然离世,葬于明孝陵洪武帝自此不再立皇后。】

【马皇后的离世让这把名为朱元璋的钢刀在没有刀鞘的束缚。】

【斩李善长,为废除丞相加强皇权处斩胡惟庸,画面之上胡惟庸被捆于树林之中满身尽是虫蚁之类,浑身之内再无一块整皮活生生噬咬而死。】

【坐视刘伯温病死,这位大明的开国功勋至死亦不得安宁。刘伯温几次三番上书请求严加管束淮西勋贵。身死之时四五个淮西晚辈居然在其棺材之上燃放的鞭炮,一口薄脆至极的棺材,只有一辆板车其子刘琏一人拉至老家安葬。】

【其生不得安,其死不得宁。】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巡西安府回京途中骤然病逝。】

【泱泱大明,煌煌皇室一时之间竟寻不到一个继位储君之人,洪武帝思虑再三着太子朱标庶长子朱允炆继位储君。】

......

【朝堂之上建文帝高坐皇位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上书削藩。】

【建文帝深以为然,意图借此稳固皇位自此大明动乱再起。】

【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时任户部侍郎的卓敬亦上疏请改燕王封地于南昌;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呵成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

【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

【建文四年应天大明宫。】

【残阳如血。】

【建文帝蓬头垢面神色慌乱看着一众面色更为惊慌的朝臣,忽然发现这满朝文武竟是无一人可用。】

【厮杀声由远及近。】

【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无才无德,三年前继位之时何其雄姿英发时至今日,面对千余反贼竟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时至今日建文帝才想起当年,朱元璋将皇位交在他身上之时,另外还给了他一封锦盒。】

【建文皇帝像是只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最后愤恨的一眼看了他一眼他那还在交头接耳的一众朝臣。】

【旋即不再理会连滚带爬找到锦盒。】

【打开之后却只发现一件破僧衣一个钵盂还有一锈迹斑斑的剃度戒刀。】

【建文帝忽然面色狰狞指着朱元璋的画像破口大骂:“不!为什么,凭什么,你从一开始就从没有看上过我到死你到死都没有。】

【可随后又不愿放弃这最后的一根稻草。照着一旁水盆中的镜花水月用这把锈迹斑斑的戒刀将自己满头头发剃得坑坑洼洼。】

【将浑身的龙袍撕得粉碎裹上那已经破破烂烂破僧衣。】

【此时那脸上头上顺流而下的血迹鼻涕眼泪显得狰狞而又可怖。】

【声音嘶哑从嗓子底下爬出来几句几个字,我要活下去!我会好好的活下去的!我才是大明的皇帝!皇帝!】

【随后抄起一根火把四下纵火。】

【连同最后将那马皇后朱标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