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冶。
建元八年。
京城皇宫内。
叶菀凝跪在地上,神情木然,“皇后叶氏叩谢皇恩。”
太后目光冷然地看着她,“这乃是你的福气,也是叶家一门的荣耀。”
叶菀凝起身,转眸看了一眼殿外,并未瞧见皇上楚景宸的身影。
她勾唇嗤笑,他们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她收起仅有的一丝希望,目光冷冷,端起一旁早已给她准备的毒酒,决然地饮下。
酒杯从她手中滑落,掉落在地上,她缓缓地行至凤榻前,平静地躺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一个时辰之后,丧钟响起,皇后叶氏薨。
皇上悲痛不已,两月不曾早朝。
政和十九年。
凤阳县,叶家。
一个小丫头拎着一个食盒快速地穿过抄手游廊,而后入了垂花门,随即进了前头的院内。
“姑娘可醒了?”听雨看向正在廊檐下打络子的灵芝问道。
灵芝收起簸箩,摇了摇头,起身与听雨一同入内。
此时的里间,叶菀凝正望着天顶愣神。
直等到听雨行至床榻旁,隔着帷幔轻唤,“大姑娘?”
“嗯……”叶菀凝应了一声,还是有些恍惚。
听雨掀开帷幔,便见叶菀凝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大姑娘,该用午饭了。”
“嗯。”叶菀凝被搀扶着起身,双腿软了一下。
“大姑娘,可是躺太久了?”听雨连忙稳住,担忧地问道。
“我昏睡了几日?”叶菀凝声音沙哑。
“五日。”听雨红着眼眶。
“还是晚了一步。”她无奈叹气。
“大姑娘,昨儿个太子派人送来了补品。”听雨小心开口。
“我饿了。”叶菀凝闷闷道。
听雨一怔,连忙扶着她前去洗漱。
灵芝已经摆好饭菜,在一旁候着。
叶菀凝大快朵颐,丝毫不顾及该有的礼仪规矩。
直等到一番狼吞虎咽之后,她只觉得一阵反胃,又扭头都吐了。
幸好听雨眼疾手快,拿了痰盂过来。
灵芝见状,只在一旁心疼地哭着。
一番折腾,叶菀凝靠在软榻上,望着窗外,清风拂面,一股淡淡地栀子花香扑面而来,她显得有些恍惚。
“大姑娘,老太太知晓您醒了,唤您过去。”灵芝上前道。
叶菀凝收敛心神,没有半分地喜怒,自始至终都是平静的。
半个时辰之后。
叶菀凝出现在老太太的院内。
叶老太太端坐在软榻上,看着面容憔悴,身形瘦弱的叶菀凝,叹息道,“早知如此,又何必瞎折腾呢?”
叶菀凝朝着叶老太太福身,“是孙女糊涂。”
“好好养着,这婚期定在了明年上巳节,你父亲已经派人送来书信,一月后派人接你入京,好准备大婚之事儿。”叶老太太道。
“是。”叶菀凝乖顺地应道。
叶老太太见她总算不闹,想来是大病了一场,幡然醒悟,这才松了口气,对她也和颜悦色了不少。
叶菀凝回了自己的院子,一言不发地去了书房。
直到现在,她才相信自己是真的活了,此时的楚景宸还是太子,而距离她与太子大婚还有一年。
想当初,她得知要嫁给太子,自是不肯,便去求祖母,更是跪在院内整整三日,最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大病了一场。
等她醒来,赐婚圣旨已下,一切已然注定,无力改变。
凤阳叶家,早已不复从前,不过是个没落世家,而太子竟然选中了叶家,也不过是因那些高门世族是断然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嫁入皇家的。
原因无他,乃是因皇家“子贵母死”的遗训。
叶家在此时牺牲一个女儿,换来往后的荣耀,何乐而不为呢?
叶菀凝讥笑一声,既然她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必定不会再让自己陷入前世那般境地。
毕竟,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任凭摆布的叶家大姑娘。
三日后。
叶菀凝早早地起身,去了叶老太太那请安。
“瞧着气色好了不少。”叶老太太上下打量着,笑吟吟道。
“祖母,孙女过些日子便要入京了,想出府置办些东西。”叶菀凝温声道。
“是该准备准备。”叶老太太见她如此乖顺,欣慰道。
一个时辰之后,叶菀凝便坐着马车离开了叶家。
“大姑娘,咱们是先去金铺,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