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回京 (1/2)

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好时节。

马车缓缓行驶在大道上。

一双玉手轻轻掀开车帘,车外,街道上,总角和垂髫们放着纸鸢,嬉笑打闹。青色衣襟的学子们正讨论着上月的放榜。

“哎,那状元……倒是个眼生的,不是傅府那小子,也不是赵家那公子,叫什么,刘禄嘉,哎呀哎呀,那日遥遥一望,真真是,风流倜傥呢。”

“不错,新起之秀呢。听说公主和太子对他都十分重视。”

“嘘嘘……”

马车内的人轻轻放下车帘,隐住了嘴角的一抹笑。旁边陪着的丫鬟云起却忍不住的笑:“小姐,街上的人都在谈论着刘公子呢。”

巫山雁合上家书,噙着笑:“看来父亲没有看错他。”

云起有些雀跃:“那小姐,刘公子当时所说的话可得兑现了吧!”

巫山雁慢慢抚摸着家书,思绪飘到曾经。

那时候,岭南一带所遇百年一遇的旱灾,朝廷的赈灾粮还尚未到,可灾民们等不了,岭南北方一带离江南较近,一些子难民们就前往江南求些粥水。

说是粥水,但整个武国哪里不知道,江南地方富饶无比,在那里别说粥水,说不定还能淘些油水。

刘禄嘉,就是难民其中之一。

作为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的商贾巫氏,自是少不了布粥照顾灾民。巫山雁也会经常随着母亲一起来施粥。

那时候人虽然多,但是刘禄嘉还是能在人群中让人一眼看到他。脏乱的脸和布满污秽的衣服同他背着的较为干净的书形成对比,让巫山雁一眼就注意到他。

每每打完粥回去,他都会坐在地上,边吃着饭边看着书。旁边有人笑他:“我说刘兄,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放下你的圣贤书啊。”

刘禄嘉塞完最后一口饼,道:“这世道的局面是要改变的,我能做的,就是要争取考取功名,让百姓们不再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本是一场慷慨激昂的话,却引得众人发笑。

现在这局面,别说皇帝了,太子和公主两个争权的人怕是都难以改变些什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论怎样,于百姓们而言,不过是多征税还是少打仗的区别。

巫山雁听着有些想笑,这世道怎会说改变就改变呢。父亲却在一旁道此子将来必会有所作为。

于是在赈灾粮下来了,百姓们都离开后,父亲问他愿不愿意到巫府来学习,巫府提供住房吃食,和顶好的教书先生。

对于刘禄嘉来说,是个橄榄枝。刘禄嘉也很争气的接住了这枝橄榄枝。巫山雁在读书有不懂的,也会问他,久而久之,两个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

进京赶考那日,他对着爹娘跪拜,倘若自己能考中,便向巫家提亲,迎娶巫家嫡女巫山雁。

父亲对这门亲事自然是满意至极,认为刘禄嘉一定能有所作为,临走时给了他不少盘缠。

果真,刘禄嘉高中状元,巫山雁也来到了京城。

刘禄嘉虽已高中状元,但并未定下官职,也就没有府邸,可稍微一打听京城新中的状元郎就知道住处了。

巫山雁一边看着书籍一边等云起。

不一会儿,云起就气鼓鼓的回来了:“小姐……不好了!真是气死我了!”

巫山雁掀开车帘,有些奇怪,道:“怎的了?”

云起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我刚刚去问刘公子所住何处,结果,那人还说了吏部侍郎想要让刘公子当女婿的事呢!满城皆知了。”

噢,这样。

巫山雁垂下眼,道:“住址问到了?”

“问到了。”

巫山雁放下车帘:“那就亲自去问问他吧。”

几个转弯,马车在一座府邸停下了。

巫山雁下车一看,还真是气派。

张灯结彩的,似乎有什么喜事。

云起背着包袱上前,对门口的小厮道:“这是刘状元的府邸吗?”

小厮面色红润,笑道:“敢问您是哪家来贺喜的?好给您登记。”

云起扬声道:“临安巫氏。”

小厮面色一变,语气也不好了起来:“原来不是京城的贵客,去去去。别污了刘状元的门楣!”

云起怒道:“你!”

巫山雁戴着帷帽上前,往小厮手里塞了一些银两,轻声道:“小哥息怒,这些银两你拿着吃酒去,烦请给你的主子说临安巫氏来人了。”

小厮得到好处,语气也没那么差了,打量了巫山雁一眼,冷哼一声进去禀报了。

云起气愤不已:“什么人呐,刚当上状元就飘了!”

巫山雁看着这偌大的府邸,嘲讽一笑:“未有官职就有这么大一座府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