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长安城。
国子监湖边的凉亭内。
一身着锦袍的俊美少年托着下巴,望着远方,不知在想着什么,未察觉有人靠近。
“殿下,老夫可否讨杯茶喝?”
说话的时候就自顾自的坐在石凳上。
“是魏伯伯啊。”
少年给魏征倒了杯茶,而后端起自己面前已经微凉的茶水抿了一口。
魏征端起茶杯,叹了口气,又放下了。
“魏伯伯为何叹气?”
“那越王殿下又为何发愁啊?”
越王,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小名青雀,是李世民最宠的儿子。
去年给这个儿子的封地多达22州,特允不之官,可以不用就藩。
同时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只有8州,可见李泰受宠程度。
只是,这时候的李泰已经是另一个人。
他本名唐宁,两年前大病一场。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大唐皇宫之中。
穿越到了四皇子李泰的身上。
这两年并没有发现穿越福利,只能靠自己。
唯一幸运的是自己过目不忘,喜欢待在书房之中看书。
因此记住了很多东西。
“魏伯伯说笑了,我一个孩子能有什么烦恼?”
烦恼有,可李泰不愿意说。
李泰刚来到大唐的时候,为避免别人看穿,尽量地保持低调,装作一个乖孩子。
即使不喜欢,也老老实实地上课,功课做得好,经常被夫子夸奖。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大哥,当今太子李承乾。
看起来跟自己兄友弟恭,可李泰能明显感觉到多了一丝疏远。
是因为那日李世民检查功课的事?
那日李世民夸了自己几句,把李承乾骂了,心里不平衡了?
李泰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
都说天家无情,果然是没错。
自己肚子里这点墨水要跟这些长了八百个心眼儿的人斗,指不定死得多惨呢,想要好好活着这么难吗?
李泰索性也不装乖孩子了,这两日不想上课就没去。
他更喜欢在这里喝喝茶,看看风景。
“看您愁成这样子,怕不是跟阿耶有关吧?”
阿耶就是大唐对父亲的称呼。
李泰也是瞎猜的,这魏征心思都在朝堂,能让他这么苦恼,想必不是小事。
“殿下如何得知?”
“猜的。”
魏征被一个孩子猜中心思,有点吃惊,也觉得有趣。
“那殿下不妨再猜猜,老夫为何事烦恼?”
还猜?
贞观三年的大事倒是不少。
旱灾?时间还没到。松赞干布继位?应该也不是。
攻打东突厥?
“我猜无非两件事,要么是国库没钱,要么就是跟突厥有关。”
魏征感到很诧异,越王怎么会知道突厥的事情?
这突厥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颉利可汗率20万大军直扑长安城。
无奈之下,李世民采用疑兵之计。
吓走突厥人,结了那渭水之盟,李世民一直想要洗刷这个耻辱。
“魏伯伯,你与其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回去写你的奏折。”
“奏折?”
“我阿耶要打突厥了,估计今年秋天就会发兵。”
“近几年连年干旱,国库空虚,依您的性子,还不把奏折堆满阿耶的案几?”
李泰并不知道此刻有人就在不远处站着。
李世民得知李泰这两日没去上课立马来到国子监。
听李泰说到了突厥,心生好奇。
李世民心中很吃惊,青雀怎么知道他要打突厥?
还扬言今年秋天发兵。
李世民也只是跟几个大臣提过,他自己都不确定何时发兵。
魏征突然站起身,“殿下怎知此事?”
陛下应该不会说的,那越王点下又是如何知道的?
如果一个孩子都知道此事,那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魏伯伯莫急,不是旁人告诉我的,是我猜的。”
“阿耶吃了那么大亏,迟早是要收拾颉利的。”
听了这话,魏征才坐了下来。
“陛下的心思老夫也明白,只是,如若对突厥发兵,百姓必受战乱之苦。”
“不打突厥,难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