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第一章走进中学校园 (1/1)

在传统写作道路上,曾经做过《柳河市报》通讯员,《山楂树》杂志社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采编员,拥有过理想的花儿红。

2011年4月,我在新浪网注册了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从此,开始了网络创作……

——题记

2010年,冬。

我从BJ绿化公司体验生活归来,走进中学母校杨柳中学。

这是我一贯的做法和为人,我的生活客串安排,除了外出深入基层体验农民工生活之外,回到故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的学生讲课。

我是一位自由撰稿人,2004年起,走进故乡的中学校园,给中学生授课——关于写作和人生的实践课。

这是周一中午。

我来到了杨柳中学校长室,报到并接任自习课。

首先给初二四班上了一堂临摹写作和话题作文课。

接着给初二三班讲了一堂人生历练风雨故事课。

上完课后,来到了无话不谈的同桌好友王彤所在的语文教师办公室。

“李旭,啥时候回来了?”同学朱芳问。

“前天。”我说。

“发大财了吧?李旭。”另一位语文老师吴三问。

“发啥财,要饭去了……”我嬉笑道。

“哈哈!真是作家胚子,一张口就说笑话……”

“一般般,和您们老师不能比,工资有保证环境又好,民工生活和环境条件都差,这是现实,没什么可隐瞒的。”我说。

“李旭,你还再写诗?”一位名叫方新的老师问。

“嗯。怎么了?”我有疑问地说。

“你怎么不去网上写网络小说,挺挣钱的。我的一位亲戚在网上写玄幻小说都写发了!用稿费买了楼房和轿车……你也试试吧,你的文笔那么好,一定能行的!”方新老师眉飞色舞地说。

我从方新老师的话语中受到了启发,跃跃欲试,准备轻装待发。

我一直从事的是传统笔墨写作,很少上网写作。原因有二,一是家庭贫困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二是,没有固定经济收入,家里还有两个上中学的学生,上学需要钱呀!

我有过从事网络写作的想法,可是,现实生活不允许,漂泊远方的行走让我把这种想法暂时搁置起来。我仍旧是笔墨纸张报刊杂志墨迹斑斑,丁点的稿费,日记一本本,纸笔一串串……

走出校园,我有了新的发现,紧跟时代的车轮滚滚远方……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也有了联想牌智能手机,于是将设想付诸行动。

2011年4月,我在腾讯网注册了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开始了网络写作,免去了笔墨纸张和跑邮局寄稿的行走和往返。

用电子邮件传送作品,用微信、微博和博客打造一个新的文学人生。

紧接在中国诗歌网、江山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几十家网站和多家公众号平台发布作品。

我在墨迹基础上书写网络小说和散文诗歌,并赏识影视微剧本的创作。

谁懂我的心声?谁懂我的执着?谁懂我的足迹?

没有固定的传统文化和新闻单位奖赏,一个人摸索着前行,做好最亮的自己。

怎样适合自己就怎么去耕耘和探索。

我的现实梦想告别传统文化的墨迹风采,行走在网络文学新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