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朝长安城,隶属乾国王都。
玉宇高楼林立,街道铺设青石,行人络绎不绝,闹市上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叫卖声,洋溢着满满的人间烟火。
与之相反的是,坐立于朱雀巷的颜氏私塾则要安静许多。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一位十四五岁的俊俏少年徐徐睁眼,他深邃的眼眸中此时充满困惑。
木制案板上杂乱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左右打量,他发现自己好似来到了古代的学堂!
“道爷......我这是在哪?”
作为现代社会的五好青年,赵秋自问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就会被车撞了呢?
“难不成......道爷我真的泄露了太多天机,遭报应了?”
赵秋正疑惑之际,记忆碎片强行贯入他的脑海之中,一股抽痛袭来顿时痛得赵秋咬牙切齿。
好在痛感来的快去的也快。
赵秋抬起胳膊,用宽大的黑色袖袍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
他剑目眉星的俏容上此时阴云密布,表情飘忽不定...“道爷,我也穿越了!”
赵秋原本是蓝星华国某座道观中的紫袍道人,好不容易熬走了上代老天师,原以为迎来了曙光,却没想到一次下山途中被疾驰而来的货车撞飞。
再次睁眼竟是穿越到这个同名同姓的人身上。
这里是大乾王朝。
一个从未出现在历史上的国度。
而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竟是大乾王的第五子!
赵秋本就了无牵挂,此时穿越成为大乾公子,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兴奋。
不过......公子秋却是一位名存实亡的废物公子。
这代的乾王赵希是位雄主,身怀雄才大略,志向宏大,重律法轻儒学。
赵秋从小深受儒学影响,屡次出言不逊惹得乾王不喜。
直到半年前他在国家大策上说了些混账话,彻底激怒乾王以至于被赶出王宫,美名其曰:“实践出真知”!
按照乾王的说法就是,“竖子锦衣玉食不知民间饥苦,擅自妄议国策,入民间感受一番便知一二。”
赵秋忆起,临行前母妃柳氏替自己苦苦求情那般的卑微:“大王,秋儿过于年幼,心思单纯被有心之人利用才会说出那番话来,未经查实便将秋儿逐出宫去,此举无疑于是让他自生自灭啊!”
然而,这些话并没有打动乾王希,换来却是:“孤十三岁便荣登大殿,公子秋如今已年过十四,早该有一番作为,此次民间历练,不许私自暴露身份,也不容忍任何人插足分毫......”
明眼人也能看得出来,此举是为了考验公子秋,并不是真的弃他于不顾,甚至还有器重之意。
可,结果却大不如意,公子秋不思进取,竟然拿着临行前母妃给予他的钱财找到这家私塾继续苦读儒学,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似乎是乾王希不再期待于公子秋,这半年来对柳氏的帮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秋精致的五官浮现出一抹苦色:“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归期未定,现如今还不是考虑是否能继承大位的时候,母妃上个月吩咐下人送来的百两银子已经挥霍一空,目前还得先想法子养活自己才行。”
赵秋自嘲,堂堂一国之公子竟然还得自食其力,这要是被传出去,岂不是增添他国笑料嘛。
不过,赚钱之策对于现代而来之人莫不是手到擒来?
什么造纸术、制玻璃、搞火药......哪一样法子不能轻松赚取万贯钱财?
“可,道爷我命苦啊,打小就是孤儿,被道观收养之后每天不是修身打坐就是苦读道经秘术,师父他老人家也没让我读什么书,除了习得算命那套坑蒙拐骗的营生,其余是一概不知啊。”
赵秋无奈摇头,暗自思忖道:“难不成......还得拾起老本行?”
思绪至此,赵秋眉头一喜:对啊,说不定这个时代的人,更信奉师父他老人家那套呢!
眼看生存大计有了着落,赵秋的心思便不放在“之乎者也”上面了。
倏然,一道厉喝传来:“赵秋,不要分心,你本就愚笨,认真听讲,省得堂下刨根问底。”
发须皆白的夫子吹毛瞪眼地盯着赵秋。
夫子名叫颜蔼,是当今大儒,名副其实的博士,也是这座私塾的创办者。
赵秋与之前一样颔首低眉,摆出一副知其过的模样,内心却暗自思忖道:“一群腐儒,要不是你们私下教唆,道爷我岂会说出‘古法远胜今法’劝告父王摒弃郡县制,改为分封制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赵秋内心恨透他们:“若不是如此,道爷我用得着冒着有辱宗亲王室的罪名,干回老本行来营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