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天色微亮。
“朱由检?咱的后世孙?”
一觉醒来,朱元璋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后世子孙朱由检!
还没有等他理清思绪,大伴王承恩急匆匆走进来,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皇爷,该上早朝了。”
听到这话,勤奋几十年的皇帝朱元璋,下意识的起身,“给咱穿衣吧。”
说着,他走下龙榻,伸开双臂。
王承恩听到这声“咱”,愣了一下,但也没多想。
低着头,朝后示意,立马有宫女上来,帮朱元璋穿上龙袍。
简单洗漱后,朱元璋没坐龙辇,而是走在皇宫内。
看着经过后世子孙修葺扩建的紫禁城,他脸上神色十分复杂,阴晴不定。
孙子竟然为了削藩,逼死自己儿子,还被赶下了皇位!
朱棣这混账,果然惦记着大宝之位,造自己大孙的反。
幸好他当皇帝做得还不错,不然咱都要用鞋底抽死他!
不过,越往后看,朱元璋的脸色越发阴沉,浑身弥漫着杀意,让后边跟着的王承恩等人,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喜欢木匠活的、死在女人肚皮上的、吃丹药想成仙的、土木堡战败的混账...
一个个,不务正业!
没出息!
一想到辛苦打出来的大明,被后世子孙如此糟蹋,朱元璋恨不得立马下到阎王殿,狠狠的鞭挞不孝子孙。
想着想着,他走到了太和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礼毕,兵部尚书王洽严肃的站出来汇报军情。
“启奏皇上,建奴已攻破遵化、永平、顺义等地,即日便可兵临北京城下!”
顿时,朝堂上一片哗然,万万不敢相信。
“前些日子,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等人不是赶往遵化阻拦了吗?”
“袁崇焕不是亲率两万关宁铁骑驰援京师了吗?那建奴怎可能兵临北京城下!”
“荒谬,真是荒谬!”
面对急红眼的同僚质疑,王洽哀叹一声,面朝朱元璋,躬身长礼,语气极悲。
“皇上,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总兵朱国彦、巡抚王元雅、永平推官何天球等将官尽皆死战不退!”
“而袁崇焕所部,并未拦住建奴兵马,此刻正在来的路上。”
“陛下,北京危矣。”
原本寄予厚望的袁崇焕竟然没挡住建奴皇太极!
而好不容易赶上的赵率教等人,却偏偏兵马不足,全都战死了。
完了!
完蛋了,北京要被攻破了!
听到这些噩耗,众多朝臣脸色煞白,手止不住的颤抖。
建奴的恶性,烧杀抢掠,无所不做。
要是攻破北京城,那十几年做官积攒下的身家,岂不是都要成黄粱一梦了?!
然而,噩耗还没有结束!
大殿外,此时一名狼狈不堪的参将,立马跑进来。
参将浑身鲜血淋漓,一看就是刚从战场下回来,经历一番激烈的战斗。
“陛下,通州沦陷了!总兵等人死战不退!依然没能保住通州!”
“建奴来势汹汹,如今杀破了城关,直抵北京了。”
通州破了?!
那可是和顺义一样,距离北京最近的防镇!
距离北京只有三十多公里!
而建奴都是骑兵,区区三十多公里,也不过四五个小时就到了。
也就是说,建奴真的要兵临城下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众多朝臣,不约而同的想起这句话,额头冒汗,心乱了。
这时,内阁大学士首辅韩爌站了出来。
“陛下,建奴来势汹汹,臣恳请立即组织兵马,戒严京师,已挡敌寇!”
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也同样出列,声音急切,“陛下,时不我待,臣举荐总兵满挂、孙祖寿等人为抵御建奴第一防线!”
“陛下,宣府总兵候世禄已派遣……”
话还没说完,便有另外一个朝臣站出来,插言道。
“陛下,据军报,此次建奴率领十五万精锐前来,一路畅通无阻,如今北京城已是无险可守,臣提议,效仿唐太宗进行便桥之盟。”
龙椅上,朱元璋听着军情,生了一肚子的怒火。
好好的大明江山,自己的后人儿孙,竟然被一群北方蛮夷欺辱至此。
竟然被打到北京城下。
而群臣,现在竟然还有人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