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始,从2000年开始。
广府西关昌盛街,139号西关大屋外,一位大概有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手提着一个红色袋子,笑呵呵的喊道:“伯爷婆,你看看我买了什么东西?”
人还没有走进西关大屋,那高兴的声音,便已经传进西关大屋中了。
而在西关大屋中,一位慈祥的老妇人,正坐在木质的沙发上,手上拿着青菜摘着,虽然听到从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但是老妇人的双眼还是盯着电视看着。
这两位老人,男的老人是西关有名的财神康,名叫康而寿,老妇人名叫王玉莲,是这西关大屋的女主人。
不过西关的街坊邻居,都称康伯和康婶。
康伯走进西关大屋的客厅中,看见自己的伯爷婆没有理他,脸上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唉,我说伯爷婆,你怎么不理我啊?”
康婶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个扯强的笑容,开口说道:“伯爷公,你看新闻上又说了,那些阿三又闯过界了,也不知道阿宇怎么样了,早知道当年就不应该让他去当兵。”
“阿宇都三年没有回来了,我真的想阿宇了。”
说到这里,康婶眼睛湿润,泪水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康伯见状,连忙安慰道:“唉,伯爷婆,阿宇一个月前不是打电话回来了吗,他很好,你就放心吧。”
同时,从桌上抽出一张纸巾递给自己老婆。
康伯虽然是这样说,但是眼中还是透露着担忧,脸上还有些愧疚的神色,当年自己小儿子当兵的事情,他是十分支持的。
身为华夏人,保卫祖国是应该,加上当年一直留存着,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小儿子说要去当兵的时候,身为一个父亲,一个华夏人,他是非常支持自己儿子的。
但是在前三年前,一切都变了,自己儿子加入了一个保密部门,一连三年都没有回来过,平时一年到头,只有一两个电话。
剩下的时间,一点都没有小儿子的消息,这也让他有些后悔。
这些年虽然华夏越来越强大,但是有一些国家,还是时不时的想要搞一些事情,比如阿三国之类的。
这也让康伯非常担心自己小儿子,他虽然敬佩为国捐躯的英雄,但是身为父母的,他只想家人平平安安的。
不求什么大富大贵,权力滔天的,只求求家人平平安安的。
康婶用纸巾抹了一下眼泪,收拾了一下心情,便看向“啪啪”作响的红色袋子,开口问道:“伯爷公,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居然买这么多虾?”
康婶当然也看到自己伯爷公的愧疚的神情,所以便岔开话题,自己小儿子的事情,可以说是她们夫妻俩的心病。
这些年,她也知道自己这个伯爷公,对小儿子的担心不比她少,有几次她都看到伯爷公对着小儿子的照片发呆。
刚刚她也是因为新闻里播放着,又有烈士牺牲了,让她不自觉想到自己的小儿子,才会忍不住有些伤感。
康伯虽然知道自己伯爷婆是想要岔开话题,不过他也不想伯爷婆伤心,便顺着她,笑着说道:“明天就是我的生辰了,今天我请那四个臭小子吃一顿,到时候我才好提条件嘛。”
康婶一听,没好气的拍了一下他:“那有这样说儿子,你这一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想要的啊?”
“我也没有什么想要的,主要是想我们一家子平平安安的,还有阿耀和阿光,阿祖早点成家,特别是阿耀和阿光,年纪已经不小了。”说到这里,康伯有些无奈。
自己一共五个儿子,分别是光宗耀祖,宇,大儿子康祈光差不多四十岁了,二儿康祈宗也有三十五岁了,三儿子康祈耀三十二岁,四儿子康祈祖二十六岁,小儿子康祈宇今年二十二岁。
可以说是他们康家,在他这一代,开枝散叶了。
康婶见状,开口安慰道:“仔大仔世界,这个是要讲缘分的。”
康伯虽然也赞成缘分,但是还是开口说道:“我可不管他们什么缘分,但是一定要找广府人。
康婶见状,白了一眼他,然后便起身,把菜蓝拿起,还有袋子里的虾,没好气的说道:“你啊,就是太固执了。”
康婶说完,便离开客厅,去厨房准备今晚的晚餐。
康伯不在意的说了一声:“我这不是固执,我这是实事求是。”
在他看来,他康家书香门第的,外省人可进不了他康家的门。
只是让康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几个儿子娶的都不是广府人。
………
就在同一时间,在华夏广袤土地上的某一座军区停机场内,气氛异常紧张凝重。只见一架威武雄壮的武装直升机如矫健的雄鹰一般,平稳地降落在宽阔的停机坪上。
伴随着直升机螺旋桨高速旋转所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呼呼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