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十七年。
长安大明宫。
唐太宗李世民高坐龙椅,面沉似水,下方数百大臣低垂着头,噤若寒蝉。
太子李承乾低垂着头,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父皇的怒火已如即将喷发的火山。
这些年,他荒唐事做了不少,昔日豢养男宠之举已让父皇大为光火。
后又有杀师杀弟的传闻,如今高句丽犯边,自己监国数载却毫无应对之策。
真是把东宫的颜面丢尽了!
“朕之太子,竟是如此无能!
既不能解朕之忧,又不能担国之责,还将东宫弄得混乱不堪!
今日朕便废了你这太子之位……”
李世民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说到此处,却发现诸多丑事难以启齿,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双手紧紧握住龙椅扶手。
就在这时,一个瘦小却坚定的身影从太子身后闪出,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年仅十三岁、平日里毫不起眼的皇长孙李象。
“且慢!陛下为何要废我父?”
李象的声音清脆稚嫩,却在这死寂的朝堂上掷地有声。
刹那间,满朝文武皆惊愕不已。
众人皆知今日早朝有废太子一事,却未料到这皇长孙会突然站出来,而且还是这般质问的口吻。
李世民亦满脸诧异,这个平日里几乎被自己遗忘的孙子,今日怎会如此大胆?
若不是今日这特殊场合,以他的身份根本无资格上殿。
李象心中实则紧张万分,他清楚自己这般公然质问皇帝,在这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无疑是犯了死罪。
可就在一刻钟前,他意外魂穿到这具身体上,知道自己身份后,冷汗瞬间湿透后背。
刚刚那一瞬间,是他挽救父亲与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
一旦错过,李承乾即刻便会被贬为庶人,自己也将随之流放黔州,成为任人欺凌的平民。
到那时,二叔李泰、三叔李恪、九叔李治……
这些皇叔们难保不会为了皇位对他们父子痛下杀手。
况且,八分钟前系统突然激活,那冰冷无情的任务让他别无选择:
阻止太子李承乾被废,成功则奖励三千大雪龙骑,失败便死无葬身之地,灰飞烟灭。
李象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刚穿越就面临如此生死攸关的绝境,没有丝毫缓冲余地,只能孤注一掷。
在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中,他也曾有过备受宠爱的时光。
当年他出生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临华殿大摆筵席,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皆来庆贺,那是何等的荣耀。
幼年时,李世民也曾对他关怀备至,只是后来随着父亲李承乾逐渐失宠,自己也被父皇冷落。
“大胆!”
太监总管王有德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
往日里,他绝不敢对龙子龙孙这般呵斥,可如今李承乾即将被废,这皇长孙的身份也摇摇欲坠。
更何况,李承乾曾在午门用鞭子抽打过他,这口恶气他一直憋在心里,此刻见皇上面露不悦,便想趁机报复。
李象挺直了脊梁,高声道:
“给孤滚一边去,你这阉人有何资格在此放肆!
这大唐江山姓李,何时轮到你这等奴才置喙?
即便他日孤贬为庶人,也流淌着天家血脉,孤祖上乃陇西李氏,曾祖晋阳起兵,祖父征战四方,父亲十四岁临朝听政,哪是你这腌臜之辈能比的?”
虽是稚嫩童声,却裹挟着一股凌然霸气,朝堂众人皆被震住。
王有德在皇帝身边向来得势,连皇后都对其礼让三分,如今却被这十三岁的皇长孙这般呵斥,众人皆觉李象太过狂妄。
可细想之下,李象所言也并非无理,一个宦官怎敢对皇孙如此无礼?
房玄龄等人目光闪烁,暗暗思量这朝堂局势的变化。
李世民脸色突变,嘴角微微上扬。
身为帝王,自是对家族荣耀极为看重,陇西李氏的辉煌乃其心中骄傲。
李象这番话,恰似挠到了他的痒处,既提及祖上功绩,又让他念起李承乾昔日初涉朝政的情景,心中对李承乾的厌恶竟悄然淡去几分。
这小子,和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
一样的年少无畏,行事果敢。李世民不禁陷入回忆,思绪飘远。
“啪!”
一声脆响打破短暂的宁静,众人惊愕地看向御前。
原来是李世民身边的带刀护卫猛地扇了王有德一巴掌,力道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