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地球的倒计时 (1/2)

公元2050年,华夏大地正值盛夏,炽热的阳光普照着繁华都市,街头巷尾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们沉浸在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与舒适之中,浑然不知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在宇宙深处孕育。

在华夏科学院,一座深入地下百米的顶级机密实验室宛如一座科技堡垒,冷峻而神秘。银灰色的金属墙壁上,错综复杂的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宛如人体的血管脉络,维持着整个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幽冷的白色灯光从天花板上倾泻而下,照亮了一排排高大厚重的服务器机柜,它们整齐排列,无声地守护着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阵地。

钟致远身着一袭洁白无瑕的科研大褂,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憔悴。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如同久未熄灭的炭火,在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照下,闪烁着执着与坚毅。此刻,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巨大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数据,手指在操控台上轻快而精准地敲击,仿佛一位在黑暗中与时间赛跑的钢琴家,试图弹奏出拯救人类命运的乐章。

作为华夏科学院最年轻且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钟致远多年来心无旁骛,一心扑在解决人类迫在眉睫的能源困境之上。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如汹涌浪潮般狂飙突进,地球资源在短短数十年间被过度开发,已濒临枯竭的绝境。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储备频频告急,新能源的研发虽有星星之火,却远不足以燎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能源瓶颈犹如高悬在人类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人类前进的步伐,将这颗蓝色星球拖入黑暗的深渊。

为了觅得那一丝希望曙光,钟致远仿若苦行僧一般,一头扎进这实验室,闭关苦读数月之久,与外界近乎隔绝。他整日与复杂晦涩的理论公式、海量的实验数据为伴,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倾注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理论推导和模拟实验之中。

此时,一组来自宇宙射线监测卫星的数据,仿若一颗悄然坠落的流星,打破了他沉浸的数据海洋的平静。原本平稳波动的曲线,在某一瞬间,竟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却又异常突兀的起伏。这一丝异常,如同蝴蝶在亚马逊雨林扇动了一下翅膀,却在钟致远敏锐的科研直觉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深知,在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宇宙之中,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异常,都极有可能隐藏着惊天动地的秘密,尤其是涉及宇宙射线这种宛如宇宙密使般的存在。

钟致远瞬间如猎豹嗅到猎物一般,迅速调集周边时间段的所有相关数据,从不同维度、不同频段展开细致入微的比对。时间仿若流沙,在这无声的数据海洋中飞速流逝,实验室里唯有服务器风扇有节奏的嗡嗡声和他偶尔急促的呼吸声相互交织。随着分析逐渐深入,那丝异常波动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愈发显得诡谲莫测,仿若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预示着即将掀起一场足以颠覆世界的惊涛骇浪。

钟致远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唤醒角落里那台被称为“曙光一号”的超级计算机。这台凝聚了当代人类顶尖智慧结晶的科技巨兽,拥有每秒百亿次的超强运算能力,是他揭开谜底的最后希望之光。在他一连串如疾风骤雨般的指令输入下,“曙光一号”瞬间被激活,指示灯疯狂闪烁,好似星辰在暗夜中跳跃,内部散热系统高速运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一头从沉睡千年中苏醒的史前钢铁巨兽,抖擞精神,准备迎接这场未知的挑战。

他将所有与异常射线有关的数据,仿若虔诚献祭般一股脑儿地输入“曙光一号”,并设定了最为精细复杂、犹如迷宫般的模拟程序。从宇宙射线的起源、传播路径,到可能遭遇的星际磁场、引力场干扰,再到与地球大气层、磁场的相互作用,每一个变量都被他慎重考量,反复斟酌,力求还原出最真实、最逼近真相的场景。

接下来的日子里,钟致远仿若被钉在了实验室的地板上,寸步不离。饿了,就随手抓起旁边早已冷掉的盒饭,匆匆扒拉几口,食不知味;困了,就在简易折叠床上和衣而卧,短暂小憩一会儿,梦中都还呢喃着数据与公式。他的双眼犹如被磁石吸附,始终没有离开过屏幕,紧盯着“曙光一号”不断输出的模拟结果。那每一行跳动的数字、每一幅动态的模型,都仿若神来之笔,一点点勾勒出地球命运那模糊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轮廓。

随着模拟逐渐接近尾声,一个令人肝胆俱裂的结果仿若恶魔的低语,逐渐在屏幕上浮现出来。钟致远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仿若断了线的珍珠,密密麻麻地渗出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溅起微小的水花。他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眼中满是震惊与绝望,仿若亲眼目睹了世界末日的降临。

屏幕上,清晰而冷酷地显示着:地球将在三年后,被一道来自宇宙深处、能量超乎想象的神秘力量彻底摧毁。这股神秘力量,仿若宇宙中隐匿的死神,以一种人类目前尚无法理解的方式跨越浩瀚星际,精准锁定地球。它所蕴含的能量,足以在瞬间撕裂地球的大气层,震碎地壳,让这颗蓝色星球上数十亿年孕育的生命毁于一旦,化作宇宙中的尘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