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六
第一章 小城简介 (1/1)

小城位于东部沿海。这里民风淳朴,市民安居乐业,每天的生活既有风风火火,也有惬意悠闲。

小城北部靠海,附近的村民们靠海吃海,除了保留着出海打渔的传统,近年来更是大力发展了海水养殖,鱼棚,虾池、海参棚鳞次栉比,每到收获季节,车水马龙,如果没有附近村里的有头有脸的村民们出来指挥交通,往往一堵车就是一大片,所以这几年形成了惯例,附近五个村每天出一个人来疏通道路,倒也相安无事了。

小城还有一条母亲河,叫胶河,纵贯小城南北,多少年来,肥沃了周边土地,养育了小城居民。十年前,小城来了一位市官员,把胶河在城区的这一段周边进行了改造,增添了绿植,加盖了景观,修建了塑胶跑道,夏天晚上,河边散步纳凉的市民特别多。因为修建了塑胶跑道,所以小城了赶了通时髦,每年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会举行马拉松比赛,同时还把马拉松比赛进行了创新,来个亲子跑,一家大小齐上阵。那一天,全城好像过年一样,不,比过年还热闹,只要报了名的,都上场跑一跑,没报上名的,就在路边当啦啦队,感觉那一天是全城市民是一家,认识的不认识的,平常见了翻白眼的,到了跑道上,都是队友,所以这个比赛特别受大家的欢迎,顺带着市民们一起对市领导竖起了大拇指,嗯,这是个办实事的领导。夸完了再来一句感叹:这年头,这么为老百姓考虑的领导不多了!

小城人口不多,不到60万,真正在城区居住的也就是10万左右吧,所以大部分的居民都分布在了乡村。小城的乡村比较富裕,因为人均土地面积不多,所以这里的农民们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琢磨种起了经济作物,比如种大姜、大蒜、大葱;草莓、西红柿、黄瓜、葡萄、苹果等,所以在别的地方一亩地只能收入一千块钱,在这里,一亩地收入一万块钱也是稀松平常的事儿。因此这里的农民虽然勤劳,但是不艰苦,他们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在节假日时一打扮,绝对看不出他们前几天还赤脚在地里辛苦的干着农活,会以为是城里哪个工厂的工人放假了。

这几年,小城的人口增长不多,除了刚开始放开二胎时的井喷式增长,这两年新出生的人口越来越少了,进公办幼儿园的难度基本没有了,再也不会出现那些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通宵排队还不一定能捞着上的局面了,相反,各公办园都把招生年龄放宽到两岁半甚至更小了,就算如此,招生量依然不饱和,有人开玩笑说,将来的幼儿园不会都改成敬老院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小城已经从以前偶尔可见几栋六层楼到了现在满眼的高楼大厦,从以前偶尔可见几辆小轿车到了现在开车出门就愁找不到停车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善良淳朴的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也是不断拼搏,不断付出,这里有喜悦,有悲伤,有成功,又失败,但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向前,所以即便有不如意,但是转过头往往都是希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