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飞卢,不懂书名简介重要性,此书重新改书名,简介,重发,还是在这个作者名下。
喜欢看本书的搜我作者名就是。
在鸿蒙未辟、浑沌未判的浑沌之渊,浓郁似墨的黑暗肆意蔓延,上下莫辨,时间与空间仿佛被凝固,万籁俱寂,一片死寂。
浑沌核心之处,一团绚烂耀眼的银色华光绽放,散发着神秘而独特的气息,宛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孤星,倔强闪耀。
李帝,便是这银芒的化身。
他本是蓝星炎夏国的一名平凡职场人,每日在高强度工作的重压下奔波忙碌,最终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办公桌前。命运却与他开了个荒谬至极的玩笑,死后的他竟离奇重生到这浑沌时空之中,而重生的缘由,犹如层层迷雾,无从探寻。
初临这片浑沌天地,李帝满心皆是兴奋期待。
他暗自思忖,既然身处浑沌初萌的时代,与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同处一个纪元,即便无法像盘古那般开创乾坤,至少也能拥有与三千浑沌神魔媲美的出众出身。
在这弱肉强食的洪荒世界,出身与根基是决定一切的关键。那些伟大的生灵,无一不是诞生便自带天地气运,拥有令人瞩目的身世背景。缺少这些,想要逆天改命,简直难如登天。
尤其是在巫妖量劫之后,周山崩塌化作不周山,天地间的先天灵气如决堤洪水般迅速消散,仅存后天灵气。自那以后诞生的生灵,修为至多只能达到大罗金仙之境,唯有极少数身负大气运、大造化者,才有机会突破至准圣之境。
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李帝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修炼之路。他遍寻无数修炼功法,从古老的浑沌秘典到神秘的太古奇经,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将他的幻想击得粉碎。
“什么狗屁传承记忆,什么绝世修炼法门,全是骗人的!我费尽心力,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李帝满心绝望与愤懑,他的怒吼在无垠的浑沌中回荡,却未得到丝毫回应。
无论他如何努力,结果始终令人沮丧。他的元神依旧是那团银芒,虽比最初壮大了些许,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蜕变。
这里是浑沌,一个强者为尊的残酷世界,强者的意志主宰一切,弱者只能在恐惧与绝望中艰难求生。李帝毫无武力傍身,怎能不心生恐惧与忧虑?
即便如此,起初的李帝并未轻易言弃。他安慰自己,或许只是机缘未到。既然无法短期内提升修为,那寻觅几件强大的灵宝、灵根,不也能增强自身实力?
他幻想着,说不定哪天鸿运当头,能意外获得“浑沌珠”“浑沌青莲”这般绝世珍宝。若能如此,便如同拥有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起码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浑沌中保全性命。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且不说浑沌灵宝、先天至宝这般稀世奇珍,就连一件普通的先天灵宝,他都未曾寻见。
浑沌中虽不乏浑沌息壤、浑沌神水、浑沌灵根等浑沌产物,可李帝身为一团银芒,根本无法存放、挪动或收藏它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宝物从眼前溜走,徒留满心无奈与不甘。至于灵宝之类,更是连影子都没瞧见。
(后来李帝才得知:浑沌之中,由大道孕育的浑沌至宝仅有五件,分别是三十六品浑沌青莲、浑沌珠、造化玉蝶、开天斧、灭世大磨。浑沌中本不存在先天至宝、先天灵宝。三千浑沌神魔中,仅有极少数拥有伴生的浑沌灵宝,大多数神魔与他一样,两手空空。
不过,三千浑沌神魔个个实力超凡,毫不夸张地说,浑沌神魔一根手指所蕴含的力量,都可能达到先天至宝的层级,对他们而言,多一件或少一件灵宝,似乎并无太大影响。
后世洪荒中为人熟知的先天灵宝,除了浑沌青莲、开天斧、造化玉蝶破碎后演化而来的先天宝物外,其余皆是三千浑沌神魔被斩杀后,结合开天之初的不灭灵光所诞生。还有一些浑沌产物,在开天之时被浑沌之力削落本源,从而孕育出极品、上品、中品等先天灵根和先天灵宝。也就是说,浑沌中原本并无先天灵宝、先天至宝。)
就这样,李帝既无修炼传承,也未得到任何宝物,在浑沌中漂泊了漫长岁月,却一无所获。这段时间究竟有多长,连李帝自己都难以估量,或许已有好几个量劫之久。(浑沌之中不记年,若细算起来,那时间之长,足以令人咋舌,大致了解即可。)
【一元分为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岁,一个元会是12万9千6百年,5万个元会为一个混元量劫,一个量劫=5万个元会×12万9千6百年=64.8亿年。】
严格来讲,在浑沌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以如此漫长的量劫、元会来衡量,李帝也称得上是个“老古董”了。
只是这个“老古董”着实有些凄惨,一事无成。初入浑沌时是什么模样,如今依旧如此,除了心境愈发空洞、愈发冷静之外,毫无改变。
悠悠岁月,不知又流逝了多少时光。每隔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