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快去街道办领老婆! (1/2)

现在是1961年的初春,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

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中院。

王建国在床上躺了半个钟头,终于是接受了事实,他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成了傻柱的邻居。

“你这样子玩的?”

王建国举头看着三尺虚空,无奈的叹了口气。

前世已经没有回想的必要了,过好当下的日子,才是要紧事。

原身也叫王建国,二十四岁,爹娘早逝,只留下一间二十平的房子。

本朝开国后,王建国被安排进轧钢厂做工,跟了一个姓姚的师傅。

但那姚师傅带了王建国三年,便因病去世。

像王建国这般执拗的终究少数,姚师傅死后,他奉行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准则,再也没拜过别的师傅。

所幸姚师傅没有藏私,教了王建国一些真东西,经过这么些年的独自琢磨,王建国也考上了二级工。

不过,当初姚师傅死后,易忠海看王建国如此尊师重道,也就盯上了王建国,但被王建国拒绝后,易忠海便怀恨在心、有意针对。

因此,王建国至今也没成家,还被人说是愚钝,外号王木头。

但王建国可不是真愚钝,他只是懒得费口舌辩解,还攒下了一笔老婆本。

只可惜,自58年开始,全国都在拉饥荒。

易忠海总搞些捐款、捐粮的大会,解他人之囊、慷自己之慨,口才不好的王木头,每次都被傻柱挤兑的捐了不少。

最近半个月,易忠海总给王建国分最难的图纸,导致王建国天天加班加点,每天都身心疲惫,于昨夜心脏骤停,一头撞在了床头架上。

“小王,赶紧收拾一下,去街道领老婆!”

易忠海忽然在门外喊了一声,随后又扭头去了傻柱家。

“领老婆?”

王建国这才想起,之前街道的王主任跟原身说过。

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不少地方已经彻底断了粮,便出现了大批逃荒的人。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都是顺着铁路走。

沿途的城镇会分摊一些,但还是有不少人来了燕京。

各个街道都被下达了安置指标,男人是帮着找工作,女人则是帮着找男人。

这些指标,又被分配到了各个四合院。

今天傻柱和王建国,必须要有一个人带个女人回来。

“这就是时代特色吗?”

王建国毕竟是新时代的青年,本身就比较抵触相亲,更别提被逼着跟陌生人结婚了。

而且,能逃荒到燕京的女人,不是身强体壮的猛张菲,就是有‘沉鱼落雁’之姿。

“不用想,易忠海那阴阳人,肯定是跟傻柱商量着,一会儿逼自己把人领回来!”

这是街道下达的安置指标,要是不把人领回来,高低给你整一个没有奉献精神。

保不齐还要说你以貌取人,不尊重妇女,不响应新时代的号召,说你是旧时代的残党,没有资格踏上新时代的船。

然而,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好处。

结婚后,街道直接给女方上燕京城镇户口,对王建国而言,相当于每个月多一份商品粮定量,并且家里有个人照应,回来能吃口热乎的。

因此,当时王主任说的时候,王木头直接就答应了。

但原身能看上的女人,王建国可看不上。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主流审美,可是膀大腰圆好生养。

可眼下王建国也没办法,只能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先去看看再说。

王建国这边刚锁好门,易忠海跟傻柱也从屋里出来了。

易忠海收拾的干干净净,傻柱则是很随意,顶着个满是油的头脸,摆明了就没打算让人看上。

至于王建国,虽然也没打算让人看上,可他还是洗了把脸。

“收拾好了就走吧!”

易忠海随口说了一句,便闷着头在前面走。

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了街道办。

此时,其它院的人也都来了,有不少和傻柱一样,也有不少收拾的干干净净。

“易师傅来啦!”

王主任一看易忠海来了,连忙打了个招呼,但再一看傻柱,就明显有些不高兴。

“哟,小王!”

“收拾的还挺干净!”

“……”

王主任也知道傻柱和易忠海关系好,见傻柱没那意思,便盯上了王建国。

但王建国只是笑着寒暄了两句,也没太热情。

“来了,人来了!”

不多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众人便看到院门口来了一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