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明朗的月空中悬挂着几颗屈指可数的星星,它们在天空中眨着眼睛。
一位上了年纪却依旧宝刀未老的燕王,正率领着手下的众将士,趁着夜色悄然闯入并迅速包围了靖安,发动了一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役。
在那之后,皇宫里到处都传闻着,时任最高统帅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下落不明。
他究竟去了何处?大家纷纷众说纷纭,就连一向为人沉稳,深谋远虑的谋士也都坐不住了。
然而,找人这件事,却犹如石沉大海,迟迟不见音讯。
这惹急了燕王朱棣,他的狂怒之声响彻靖安城上空。
莫非,朱允炆真的在那一夜葬身火海了吗?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那一夜,建文帝他在太监和大臣的帮助之下,悄然离开了京城,孤身一人,几经辗转,来到了先帝朱元璋生前到过的地方——云梦泽。
一路上,他几经颠簸,但内心爱国之心炽燃。他始终难以忘记,临离开皇宫前,手下的大臣对他所说的那句“守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为了实现自己复国的理想,朱允炆化名崇裕,并庆幸自己早有先见之明,那一夜,他从皇宫中拿出了一根钓竿,现如今,他已化身成了一名钓鱼人。
虽然看似平凡,但崇裕手上的钓竿却非同一般,它是藩王进贡到皇宫的珍品,钓竿上面镶嵌着一颗玉兰石,那不是普通的玉兰石,是母亲吕太后亲自送给他的。
从前,在皇宫的时候,虽然也有其他的娱乐,可是他最喜欢的兴趣爱好,除了施行仁政之外,那便是钓鱼。
自从来到云梦泽之后,崇裕手中的钓鱼竿上面镶嵌着的玉兰石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他也因此沉迷上了钓鱼,空闲的时候,总喜欢坐在云梦泽的溪边垂钓,一如当年姜太公垂钓那般。
有一天,朱允炆坐在云梦泽的溪边垂钓,突然狂风大作,他忍不住干咳出了一阵血。之后,再望向那玉兰石,只见它正隐约着闪烁发光。朱允炆越发觉得今天的钓竿比往日沉了许多。莫非,他是钓上来了什么巨型的物件?他内心颇为不解,根据以往的钓鱼经验,隐约猜测那鱼应该比自己以往钓的任何鱼类都要大。
朱允炆内心疑惑,却不料他钓上来的鱼竟然是云梦泽这段日子以来自己未曾见过的。就连询问了身旁的人,也都表示之前也都从来没见那鱼。难道,那鱼是从上游过来的吗?可是,为何偏偏被他钓到?难不成,真的只是因为他身份特殊的缘故?
崇裕内心不解,却又不愿意放弃。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如此。
崇裕一点点的钓鱼,钓竿却越来越奇怪,原本钓竿竟然变化了颜色,上面若隐若现地出现了“云隐”二字。
崇裕更加没想到的是,不仅仅是钓竿本身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就连一个崭新的系统也随之诞生了——“钓鱼策。”该系统能够帮助崇裕准确地判断当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状况,还能帮助他判断周围附近鱼的状况,鱼的种类以及稀有程度,甚至还隐藏着洞察天机的功能,能够预知万物。
自从拥有了“钓鱼策”,崇裕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能够钓到更多别人所未曾见过的鱼。
就连崇裕本人也都有些吃惊,没想到一切的变化竟然会发生在云梦泽。崇裕能够钓到别人所钓不到的鱼,这样的特异功能让周围藩地的居民纷纷对他又羡慕又嫉妒,甚至,还有的觉得对此惊惧不已,看待崇裕和他的那根钓竿,就好像是在看待一个异类。
崇裕对此没有多解释,但是却也从此为人更加低调。反正这世上从此无人会再懂他,而他也压根就不用任何人的理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崇裕正摇头无奈的笑,还以为这世上除了他的母后之外,再也不会有另一个知己,直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那位老者先是站在不远处,观察着崇裕许久。
趁着四下无人的时候,老者方才告诉他:“年轻人,你所拥有的这个系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钓鱼策。一旦拥有了它,你可以预知未来,还可以通过它调取世间万物之灵。它可以用来积累和吸取你所想要的。也可以帮助你筹备一切,以待天时。至于其他的功能,就等待你慢慢的发现了。”老者刚说完,便塞给了崇裕一本古书,“不用我多说,上面都记载了。”
“以待天时?还有其他的功能?”
崇裕内心疑惑,想不到,老者弦外之音异常明显,老者却突然转身消失不见踪影。
崇裕忍不住心里暗暗的想着,莫非这就是天意?但是,他想要光凭借一根钓竿就夺取政权,很显然还是不够的。至于老者之所以说的“其他功能,”让他忍不住产生了留意与好奇的心理。
翌日,崇裕早起外出钓鱼,一如往常。
身旁的人对于崇裕虽然有些羡慕嫉妒恨,可是却又觉得,他除了长相英俊非凡之外,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