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五
第一章 落幕夕阳 (1/2)

霞云映照,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金色的光辉与海水的蔚蓝交织出一片耀眼的景色。当海水缓缓退潮,仿佛大自然在轻轻地收回她那无边的蓝绸。

海面上陆续冒出形状不一的岩石,岩石星罗棋布,它们经过岁月的雕刻,自然的洗礼,竟巧妙地组合成一条巨龙的形状。海浪拍打着岩石,在霞光的映照下,赋予了巨龙一身熠熠生辉的鳞片。

这地方由于每当退潮时分,那“巨龙”都会从海面跃出,蕴含龙啸九天之势,被当地人称之为潜龙湾。

每当黄昏,海上的船只便会有序归港,码头上人来人往,忙碌一天的渔民从船上下来,脸上挂满朴实憨厚的笑容,由此可见收获颇丰。

这座小县城里的人们,大多数靠出海捕鱼维生,县城沿海而立,其地质多为玄武岩,故名曰玄海城。

列车站内,铜绿色的火车头拖着一节节车厢驶来,火车滚轴声音越来越大“哐当,哐当~”“呜呜”一声长而消极的汽笛长鸣后,绿皮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老式的站台显得有些破旧,砖石裂缝中长满了青苔,一排排候车的木制长椅,却没有人坐此等候,让这些木椅略显凋零。这个站点铁轨以前是用来运矿石的,在玄海城往西五十里外有座玄铁山,盛产铁矿石,在十八年前就以保护矿产资源为由停止开采,有传闻说是发生了一起严重矿难导致的,还有更离奇的说法是玄铁山一夜间沧海桑田,形成另一方天地,至于真假无从得知,后来运矿铁道改成了客运路线,那运矿的蒸汽火车也成了现在的绿皮客运火车。

在这个常住人口不到一万人的小县城里,列车站客运量常年处于低谷期。因此这个车站就只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翁在此当售票员兼保安,听老一辈人说,老翁当年是玄铁山里的矿工,后来停止采矿后就来这里做起列车站的工作人员,在车站通车以来一直任职到现在。

站台旁边有间锈迹斑斑的铁皮小屋,简陋的屋顶搭了一块石棉瓦片,屋檐上挂着泛起红光的三个字“口示丁”,那“丁”字时不时还在闪动,借助夕阳的昏光勉强可以看到是“售票厅”,这三个字都有LED灯带描边,每当傍晚时分,灯带就会亮起,由于灯带部分损坏,才展示出这样滑稽的效果。

远处几个人影往售票厅走来,一行四人,皆为少年郎,前两人肩扛三色蛇皮袋,后两人手拉行李箱,熙熙攘攘的行至小屋前。只见屋檐下有个老翁躺在太师椅上,用一把破烂的蒲扇盖头而睡。一位身材匀称,身高一米八左右,长相俊毅的少年放下肩上的袋子,谦逊道。

“前辈,我们来此……”

“大哥,别跟那老头废话,直接进来就行了。”

旁边传来急促的声音打断楚歌话语,言罢,那位青年领着后面两位同伴一同步入小屋。

说来也怪,自从姜老翁担任售票员以来,工作时间都会躺在太师椅上睡觉,有人来买票,都是让他们自己进去身份登记以及交钱拿票,从来不过问,一但有人借机取巧,使用假身份登记,他都会从睡梦中醒来阻止。

曾经有位通缉犯,因被全城通缉,得知列车站有位老翁,售票从不进行身份核对,想借此机会想乘坐火车逃出法网,可让其没想到的是,以为是救赎之道,却变成禁锢他一生的囚笼。

通缉犯被抓后回忆道,他来到售票厅,发现那老翁果真跟传闻一样,躺在椅子上睡觉,便进入小屋利用偷的身份证买票,当他前脚刚跨入门框,身后的铁门迅速关上,给他拌了个踉跄,起初他怀疑是门外的老翁把门关上了,就非常愤怒的往门上踹了一脚,自认为以他那强壮的肌肉对付那破旧小铁门简直易如反掌,可事实是,他对铁门的一记暴力侧踢,门上却毫发无损,而他的脚力反而被散去,任凭他如何用力去踢打小屋的其他地方,都无法对其造成破坏,那破旧小屋宛如一座永远无法翻越的高山,挡在他通往自由的道路。

小屋内,简陋的桌子上有台电脑,款式还是那种带厚重显示屏的,电脑旁放着一个木雕。墙壁挂着一张用宣纸写的行楷书法,其字体八面出锋,错落有致,尽显书法大家风范,认真阅读纸上内容,竟然是自助购票指南。

“瓜子,这位王前辈不简单啊,这书法都比得上京州那些国雅大师了。”李玄靖扶了一下眼镜感叹道。

郭平凡调侃回应道“哟,你还会欣赏起书法了哈,管他什么书法,这就是那老头为了能偷懒搞的购票流程而已。”

“这木雕好精致,是什么动物啊,长得好生奇怪。”步裔半蹲在桌子前看着眼前奇怪的木雕发出疑惑。

只见那木雕身上还有些许木屑,雕刻的栩栩如生,仿佛那木雕活过来一般。其形状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

“这里是售票厅啊,不是博物馆,你们不赶紧买票,还搁这参观起来了?看看时间都快赶不上趟了。”郭平凡指着挂着墙角的钟表催促说道。

屋外,躺在太师椅睡着的老翁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