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一、上云村 (1/2)

起伏绵延的群山,巍峨高耸,不知其几千里也,或剑壁坚挺,直入云峰;或崎岖蜿蜒,似有美人卧睡;或谷深无底,不知其中,山中有谷,谷中有风。亦有大河从山间穿过,奔腾不息,犹如怒吼狂龙。也有山涧小溪,汩汩缓流,很是温柔。山势往西走,河水向西流,环环绕绕,烟雾笼罩,待到水穷处,坐看上云霄。

以上所写为苍龙山脉,自西向东延展数千里,山中有数条大小河流顺山势而动,山势为其开道,水流环抱群山,自是:

苍龙醉卧有群山,山山拱卫九重关。

水龙潜山吐云雾,待到它日上云天。

在山脉尽头,山势放缓了许多,山头多似圆润光滑,起伏有致。此处有一山谷,其形如葫芦状,便唤作“葫芦谷”。山中河流之水汇集于此谷,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淡水湖,湖水清净,深可见底,当地人便取名叫“静心湖”。湖水经葫芦嘴的大瀑布流向更远的地方,滋润着万民。

静心湖乃夺天地之造化,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自是当地人心中的圣地。湖边有一个数千人村子—上云村。村子地处国都边缘,加之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很少有人过问这里的事情。村民世代居于此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犹如世外桃源。

上云村平静祥和,田有耕牧农,山有砍柴工,湖边有浣女,湖中捕鱼郎,学堂读书声声入耳,漫山遍野尽是牛羊。此情此景入眼帘,乐坏了树下老翁。

上云村学堂在村子北头,学堂边上有一棵古老的银杉树,年代久远,没人能说清它的年龄。树下一块大青石,一位老者盘坐其中,眼睛微眯,白眉下垂,高突的额头满面红光,满头的白发披在有很多破洞的白衣上。

“铛铛铛”学堂的放学钟声响起,顿时学堂喧闹起来。不一会有七八个少年奔跑到树下,他们看上去十二三岁的样子。孩子们嚷着让白发老人讲故事。原来这老者是上云村最年长的人,已经一百多岁了,名叫云中子,村里人更喜欢叫他老神仙。老神仙每日都会在银杉树下清修,孩子们放学后便后让他讲故事,他们从小没离开过村子,对一些江湖侠客、奇闻逸事、野人鬼怪的事特别感兴趣,每天可以少吃一顿饭,但不能不听讲故事。

老神仙环伺一周,看着一个个小精灵,不由得喜上眉梢。老神仙神秘的说道:“今日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上云村的故事。少年们眼都不眨的盯着老神仙,等待着故事的开始。

话说千年以前,村子里来了一位道人,道号青阳道人,身披道袍,手握白丝拂尘,仙风道骨,不染凡尘。道人在村中堪舆地势,罗盘定位,手指掐算,口中念念有词,忙了半月有余。那日,道人细看所绘之图,突然大笑三声,连说三句:“妙哉、妙哉、妙哉”。道人来到一家云姓家中,与主人一阵寒暄,入座而谈。

道人轻挥拂尘道:“吾知你家有三子,老三今年一十二岁,本道和此子颇有道缘,可否请出一见?”云家人看青阳道人仙风道骨,犹如神仙,必有很多本领,自是求之不得,立刻唤来三子云澜站于道人面前。云澜生的方块脸,浓眉大眼,身体壮硕,丝毫不像十二岁的孩子。道人一番观看,突然举起右掌,掌上金色元力涌动,将手掌缓缓放于云澜百会穴之上,片刻,道人面露喜色,连连称赞。道人道:“我测你为先天九层元力,乃不可多得练武奇才,愿收你为徒,教你功法,助你以后立不世之功,成千古良缘,可好?”云澜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奈何没有良师相授,武功如杂耍,常常伤到自己。不想今日得遇良师,自感幸运至极。云澜跪地道:“今日能遇师父,是澜儿的福分,以后愿跟着师父习武,谨遵师父的教诲。”道人微笑着扶起了云澜。自此后,云澜便跟着青阳道人习武。

从古至今,凡练武有大成者,皆是资质出众者。资质就是练武者的先天元力层级。先天元力分十层,先天一层为最弱,先天十层为最强,先天元力足者,在修炼中元力增长速度会加快,而且浑厚稳定,更易进入更高的修为境界。有了先天元力,再服用筑元丹,便可筑元进入武境了。武境由低到高分为人武境、地元境、天楼境、通玄境、化仙境、逍遥境。每个境界又分为十重。

静心湖边有一片平地,这里便成为了青阳道人和云澜的习武道场。道人坐在道场中一块大石上教诲说:“练武之人,一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二为锄强扶弱,匡夫正义。三为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这才是武道根本,望你谨记于心。”云澜跪地答道:“弟子铭记于心,不辱师命。”为师今日便传你道家独门心法《龙虎诀》。《龙虎诀》为道家独创心法,代代口口相传。此心法可以打通身体奇经八脉,激活更多体内元力,使元力更浑厚、清纯、运行通畅,最妙处在于可凝结元力成一点游走于全身任何地方,力之所到,功之所成。道人在云澜耳边句句相传,云澜很快就熟记于心。道人精讲其中要义,指点其中关窍,林林总总,千丝万缕,云澜点头示意,已是领悟。不觉天色已晚,二人同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