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第一章 伴旨和亲 (1/2)

夜色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给一切披上了一层银纱。桂花悄然绽放,香气四溢,与秋夜的宁静融为一体。

院中,几株枫树挺拔而立,它们的叶子已不再是夏日的翠绿,而是转为了深红与橙黄,宛如烈火般绚烂,秋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偶尔有几片落叶缓缓飘落,如同时间的信笺,静静地铺满了小径,每一步踏上去,都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回响。

少女一身白衣,三千青丝仅用一根发带扎起,坐在院内的石凳上。

静谧,似画一般。

一道声音打破这幅画卷。

“圣旨到。”

岁今昭起身作礼,却并未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郡主羲和,长公主之女,端贤表仪,贵典之重。逢南疆国使代太子求娶永宁公主,于十日后伴旨和亲。钦此!”

小太监将圣旨递到岁今昭面前,“郡主,接旨吧。”

岁今昭接过圣旨,从头到尾未置一词。

小太监也不理会岁今昭,转身离开。

这羲和郡主只不过是有个郡主名头,连个封地都没有,若不是她是长公主遗孤,她连住在宫里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是永宁公主以死相逼,怕是羲和郡主永远出不了这座皇宫。

岁今昭看着手里的圣旨,笑了。

机会来了。

“琴音。”

从暗处走出一个丫鬟,接过岁今昭手里的圣旨。

“主子,都准备好了。”

岁今昭点头,走到石桌旁坐下,望着这层层宫墙。

不枉她准备了这么多年,现在的皇帝也真是傻,不像先帝。

先帝还知道将她关在这宫墙之内,能保北昭年年顺遂。

自三年前先帝离世,太子继位,北昭国便被其他三国打压,沦落到了要靠和亲延缓战事的地步。

和亲?说的好听,不过是北昭战败,向南疆求和罢了。

南疆不仅要了十座城池,还要了一位公主。

“琴音,和亲使臣是谁?”

琴音站在岁今昭身旁,为岁今昭斟酒。

“宸王。”

宸王是当今圣上的弟弟,也是她的表兄,更是北昭的常胜将军。

“他?”也不怕他有去无回吗?

岁今昭有些想不通,使臣竟不派文绉绉会吵架的文官,而派个武将,皇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主子,是宸王自己请辞的。”琴音解释道。

哦,是宸王自己脑袋进水了。

**

十日后。

岁今昭仍是一身白衣,面纱遮面,站在城门前。

她本来是要跟着和亲队伍从永宁公主的府邸出来的,但不知道是谁脑子有问题,不让她跟着。

不一会,和亲队伍便出现在了城门。

由士兵数十人,手中拿着扫地的器具与镀着金银的水桶,在队伍之前酒扫一番。负责抬轿、檐的也是军人,他们是殿前司辖下的镇武军,身穿紫色衫,头戴卷脚模头。

有几十个骑马的宫女,打扮得很华丽,头上有罗纱的头巾,头钗都是珍珠装饰,外袍衫是红色罗纱镶有金边,她们的马上还撑有青色的小伞。

檐子高有五尺多,长八尺,宽四尺多,可以容纳六个人乘坐于其中。四周垂有珠帘,都有彩绣在上面,窗间用白藤编饰。在檐身之外,还有栏杆都雕镂了金色的花朵,神仙人物等。

抬檐子的有两队,共十二个人。在抬竿的前后还有绿丝条的金鱼钩子,用来钩牢檐子。

再之后便是嫁妆,浩浩荡荡,看不见尾。

不得不说,北昭还是有些实力的。

永宁公主的嫁妆不是一般的多。

“羲和郡主?”来人身穿墨色长袍,上锈蛇纹,一眼便能认出这是宸王。

岁今昭俯身作礼,“宸王。”

宸王有些意外,虽隔着面纱,但仍能感受到面前人那倾国倾城的容颜,

他仅与羲和郡主有一面之缘,便是在羲和郡主被送入皇宫之时。

那年他九岁,她五岁。

仅仅五岁,面容还未长开,但在那时人人便知这羲和郡主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便是曾经的长公主都是不及的。

“公主的车马在后面。”

岁今昭点头,走到马车前,被丫鬟扶上了马车。

宸王并不意外羲和郡主的冷漠,他有些可怜这位羲和郡主。

虽说的好歹是伴旨和亲,理应是陪伴永宁公主,在和亲之后是要回来的。

可和亲对象是南疆国,羲和郡主能否活着回来还未可知。

马车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