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有缘来边城喜相逢 换命运险途人未知(1) (1/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时王维的这首塞上诗算是写尽了无边大漠的苍凉与雄阔。

而此时的青海达玉沙漠里,落日余晖之下,一骑白马正在竭力向东狂奔,马上黄裳飘舞,只见一名女子紧拉绳缰,面色焦急,不时的转头向后观瞧。

马蹄卷起一阵黄沙,夕阳下,像是一股沙场狼烟一般,呼啸而起;烟沙随着人马而行,又像是那妖魔巨口,随时便要将这女子吞入口中。

女子不住的扬鞭催马,却见身下的这匹白马好似早已力竭气衰,四蹄尽乱。而身后的烟沙之中,数十骑追兵紧随而出离着这名黄衫女子已不足三十丈远了。

喝声四起,蹄声暂杂。

黄衫女子突然回身扬手,只见两道银光刺空而出,直射那数十骑紧追身后的人马之中。

“砰砰”,有二人应声坠马发出短闷的两声,随即淹没在继续狂奔的马蹄声中。

黄衫女子手至腰间刚要故技重施,却听耳后猎猎风声,凉风将至,俯身的刹那间一对钢环从头顶左右交至,回首再看,只见追击人马已然迫近共约十四五个,清一色的红铁鱼鳞甲,两肩披挂上左右各一幅蛇身人面像,看装束竟是西域鄯善国的军兵。

掷击龙凤摧首环的正是为首之人,距自己已不足二十丈,就听这人在身后不时地喊道:“赶紧随我回去交出斩虹宝刀,否则格杀无论!”。

偏就在此时她身下的白马像是恐惧于身后的汹涌杀气,抑或是确已身疲力衰,前蹄失力,马头直向下栽,口中哀鸣声出,黄衫女子乘势而起,白马哀声未尽,这女子已跃至半空,凛然回身,左右双手各四枝银色小枪脱袖而出,只见空中八束银光疾如雷电,直没马上八人咽喉。

为首的军兵头子呼喝一声,一对龙凤摧首环相继击出,黄衫女子正是下坠之势,空中一个雪鹰撩尾,侧身落地躲过先至的龙环,还未来得及足下发力,却不料凤环如影而至,正中右膝。

立足未稳间,数支羽箭扑面而至,上下左右各方兼顾,想是这一队军兵,虽个人单打独斗未必能成何气候,但毕竟训练有素,配合得当,时机把握准确,钢环一击得中之后后手紧随而至。

眼看这黄衫女子似已落入绝境,却见她单腿发力,腾空向前,竟直冲箭阵而去。这伍军兵正愣神之际,黄衫女子已然从并不紧密的箭阵中钻出,电光火石间一掌击中正前方一名军兵胸前,另一只手顺势一挽马脖,这个军兵还未落地,她已一气呵成,拉转马缰,向北飞驰而去。

此时夕阳也已只剩残影,几束余晖行将为大漠的黑暗所取代。军兵头子口中哨响一声,像是埋伏在即将登场的黑暗之后的厉鬼催魂一样,集结剩下的几名军兵向北直追而去。

黄衫女子紧拉马缰一路飞驰,却不想右膝阵阵痛麻直入全身。还未来得及收紧坐姿以减轻痛楚,只听身后那一伍军兵又已追将而至。怒上心头,索性一拉缰绳,转头直冲追兵而去。

流沙已止,凉风渐起。暗夜的来临总比它的退场更加干脆。

这军兵头子显是老江湖,不待黄衫女子转头行将起势,手中一对龙凤环便呼喝而出,直取这女子上下罩门。想来一是光线全无,四视皆黑,二者,这女子一路被数股军兵追击拦截,永无休止,再之此役膝盖受伤,怕是已烦燥至极,心生鲁莽,这龙凤环势将得中,生擒此女。

再看这黄衫女子却是果绝凌厉,座下战马全速冲击之际腾空跃起,左一右三四支小银枪再现手中。军兵头子眼看双环击空,刚要拔刀,那马已奔至面前,那女子左手飞枪直没后蹄,马儿吃痛而倒,正绊得军兵头子的座马一个趔趄,这军兵头子怕是没那么好的轻功,顺势也摔将出去。同时应声而倒的还有另三名军兵,原来这女子左手飞枪刚中马蹄,右手三支飞枪也瞬时而出,直取三个军兵的咽喉。

人仰马翻之际,这女子落地再起,马上只剩两个军兵,正慌神拉弓,黄衫女子已然飞至,势如流星,双掌一式“仙女掸雪”,左右轻摆,正中面门,两兵随即摔去。

电光火石之间,五名军兵尽数被击毙。这军兵头子深知单打独斗自己远非这女子对手,情急之下拉出腰间单刀向女子砸去,他倒也清醒,单刀刚扔出去便跳向身边的马上,狠拽马缰这便要逃。

再说这女子,她是何等机灵之人,早已看出这军兵头子的预谋,知道他要借机跳马而逃,于是这单刀砸来之际,她没有向左右闪避,而是侧身向前直奔军兵头子跳马的方向。这军兵头子见势不妙,没等坐稳马鞍便拉缰踢马。终归是奔波疲惫,人力不比马力,没等这女子跃至近前,这马是先行一步,落荒而去。

马上那军兵头子回身看这女子站立原地,似已无力再追,这才定下神来。且刚才那女子只掷出了左一右三四杆飞枪,他便知定是飞枪已然用完,否则此刻焉有他的小命在。

想通此理,不由得胆气又回来了,一拉缰驻马停在约五丈之外,回头向女子喝道:“孙白双,我等擒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