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
我站在图书馆的屋檐下,望着瓢泼大雨发愁。这场雨来得突然,我既没带伞,也没穿厚外套,单薄的衬衫已经被飘进来的雨丝打湿了一片。
深秋的风裹着雨星子往脖子里钻,我缩了缩脖子,把书包抱在胸前。图书馆里暖气开得很足,一冷一热间,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要伞吗?
一道清冽的男声在身侧响起。我转头看去,一个身材修长的男生正站在我旁边。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开衫,里面是熨帖的白衬衫,黑色长裤勾勒出笔直的腿型。他撑着一把黑色的长柄伞,伞面微微向我倾斜。
我愣了一下。他的眉眼生得极好,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干净利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睫毛很长,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谢谢。我往伞下挪了一步,闻到他身上若有似无的雪松香气。
你去哪?他问。
文学院。
顺路。
我们并肩走在雨中。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细密的声响。他的伞很大,却还是把大半边都倾向我这边。我注意到他的右肩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我叫祁宋。他突然开口。
阮青雨。我报上自己的名字,又补充道:阮是姓氏阮
他轻笑了一声:很适合你。
我疑惑地看他。
像初夏的雨,他顿了顿,清新,干净。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的声音很好听,像是大提琴的低音,带着些许沙哑的质感。
路过文学院前的梧桐道时,一阵风卷着落叶袭来。我下意识往他身边靠了靠,他的手臂轻轻环住我的肩膀,将我往怀里带了带。
这个动作太过自然,以至于我们都愣了一下。我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还有他骤然加快的心跳。
抱歉。他很快松开手,耳尖泛起淡淡的红晕。
没事。我低下头,感觉脸颊发烫。
到了文学院楼下,我正要道谢,他却说:等一下。然后从包里拿出一条深蓝色的围巾,轻轻围在我脖子上。
你穿得太少了。他的手指不经意间擦过我的下巴,带来一阵酥麻的触感,别着凉。
围巾上还带着他的体温,和那股淡淡的雪松香。我摸着柔软的羊绒面料,突然注意到围巾一角绣着一个小小的祁字。
这是...
我妈妈织的。他笑了笑,改天还我就好。
我点点头,看着他撑着伞转身离开。雨幕中,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渐渐消失在梧桐道的尽头。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围巾就放在枕边,雪松的香气若有似无地萦绕在鼻尖。我摸出手机,在搜索栏输入祁宋。
跳出来的第一条信息就让我愣住了——建筑系大四,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已经拿到剑桥大学的offer。下面附着一张他在设计大赛获奖的照片,他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奖杯,神色淡然。
我继续往下翻,看到一条去年的校报采访。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建筑,他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设计出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建筑。
我的手指停在屏幕上。想起下午他撑伞时微微倾斜的角度,想起他给我围围巾时温柔的动作,想起他说像初夏的雨时认真的眼神。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建筑系找他。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他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早。他递给我一杯,拿铁,加糖。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昨天看到你包上别着星巴克的会员卡,他笑了笑,而且,你看起来就像喜欢甜食的样子。
我接过咖啡,温度刚好。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围巾我洗好了。我从包里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围巾。
他接过来,却没有收进包里,而是直接围在了脖子上。深蓝色的羊绒衬得他的肤色更加白皙,那个小小的安字正好露在外面。
要不要去看我的设计?他突然问。
我跟着他来到工作室。推开门的一瞬间,我屏住了呼吸。整个空间里摆满了建筑模型,阳光从天窗洒下来,给每个模型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带我走到最里面的工作台前。桌上放着一个未完成的模型,是一座图书馆的设计。玻璃幕墙像展开的书页,屋顶是波浪形的,阳光可以透过天窗洒进来。
这是......我认出了设计中的某些元素。
嗯,他轻声说,是昨天遇见你的图书馆。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在雨天也让人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该多好。
我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