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缺,难辨诸邪,乾坤蕴一气,可润万物生!——《六道藏经》
八荒之内,以昆仑为万山之祖,灵脉之根扩散八方,灵根之上皆是宝地。
据悉四海八荒已知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当今天下分五域七十二国,五域之外有四极苦寒险地。险地再往外便被汪洋四海包围。四海之上,另有三座仙岛,一名为蓬莱,再则是瀛洲,三乃方丈。
传闻三岛之上仙雾缭绕,异兽云集,是仙凡两界沟通的纽带,三岛隐于沧海,甲子年现世,如那海市蜃楼半隐若现,朝夕间消失,有缘者入岛,若得仙人指路,方可步入仙途,若得仙人赐药,方能长生不老。
绵竹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地处蜀国岷山交汇,高山天作,群峰叠翠,绵远河蜿蜒出群山,飞泉瀑流,一泻至千里,造就风景无限。
山中有处紫岩峰,山石岩土皆为紫色,长有一种紫竹,遍布百丈山林,其紫色根茎攀岩附壁,坚如精铁,支撑着数十丈高的竹杆,枝繁叶茂,微风轻抚而过,哗哗声响,酷似紫海卷浪。
紫竹深处坐落一栋紫竹楼,名为“听风阁”。
顺着阁楼后侧石板路可通紫岩峰,一路曲折至山顶有一宫阙,名为“紫云观”。
观宇烟火稀少,晓是经历过岁月侵蚀,木已朽,瓦也破,墙体夯土渐掉落。
已是这般窘境,观宇内部依旧整洁,中心供台摆着一尊石像,五官被岁月侵蚀至模糊,从高盘的发髻,端庄温婉的姿态判断是一女性无疑。
下方供台香炉设有牌位“琼华上仙”,供桌姑且干净,晓是有人定期打理。
传闻,仙古时期为琼华夫人治之授业,世代相传至今已有无数岁月,立有雕塑供台也不足为奇。
暮色时分,潮湿的蜀地渐升薄雾,山川之间好似白纱笼罩,如梦似幻。
蒙蒙雾气之中有道修长身影走入紫竹林,沿着竹林小道熟络靠近听风阁。
那人一袭灰色棉布长衫,腰束粗麻绅带,高束的发髻用紫竹簪随意横叉固定,露出俊朗星目的面容,青涩脸颊约莫十六有七。
青年名叫陈羡,字号“丹真”,是这枯竭福地之主。
陈羡也不记得他是第几任山主,也忘记哪年哪月入的山门,引道人是谁?启蒙受戒恩师又是谁?他都全无记忆,脑海中好似被某种力量强行抹去了什么。
然而坐稳一山之主谈何容易,况且还是一处洞天福地,即便此山再败落也在七十二福地排名,眼馋者不胜枚举。
常有掠夺者慕名前来,结果所来之人又无一不失望而归。
陈羡见惯了满怀期待的不善来者,也看腻了他们失望折返的寂落背影。这样反倒给他枯燥生活添了几分乐趣。
七月的天愈发闷热,就像蒸笼一样,陈羡,陈山主独坐紫岩峰顶的紫云观,以面朝初阳姿势入定,他莫名感觉烦躁,按以往惯例,近几日有变数发生。
具体何事?他不知。
依稀记得第一次这种感觉是五年前紫云观被雷击殃祸到他,第二次是三年前听风阁被狂风掀翻。
更早似乎也有过,但他不记得了!
总之没好事!
日上三竿,紫岩峰有一撮人缓步登山,不用看便知又是一群打着云游四方掠夺造化的修士!
陈山主早习以为常,对此他不驱赶也不迎接,一来驱逐他没那个实力,二来这山除了有名气,啥也没有。
一撮人约么三五青年男女,衣着光鲜华丽,手持佩剑,腰挂翡玉,派头貌似不小。
年轻的陈山主忍不住多瞧了几眼,男的神采英姿,女的肤如膏腴,气质跟形态远胜往常那些糙汉壮妇,更比俗世凡尘同辈超然万万里。
几人还没登上山顶,他们后方尽头陡然出现一道人影,一步数丈,在树梢与灌木之巅如蜻蜓点水般踏行,直追几位青年男女。
来人是偏瘦的中年模样,下巴留着灰白山羊胡,口中喊道:“峨嵋小辈速速留下!唐婉小妖女将老夫爱徒诱骗去了哪里?”
三五青年男女闻声一惊,迅速在紫岩峰半山腰四散,众人面对陡峭山岩如履平地。
其中两人更是脚踏宝剑御空飞走,一男子开口:“上梁不正下梁歪,你那不成器徒弟跟狗皮膏药一样黏着我家师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厌其烦,自然被我打散了功力,卖到黑市,不出意外此刻应该到矿区了吧!”
“狂妄小儿,拿命来!”
追来的那中年闻言气急,周身雄厚真气滚滚,头顶三花渐开,三花撒下蒙蒙白雾,源源不断沐浴着中年。超脱世俗的气质宛如仙人下凡。
“哗!”
中年隔空探出一只璀璨大手生生擒住逃跑不及时的一青年,如同拎着鸡仔般抓住颈椎,他脚不停歇继续锁定第二个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